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繼往開來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貢獻大

2012年07月30日 08: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7月28日在哈爾濱隆重登場。香港《大公報》28日發表評論指出,從2006年至今,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已經舉辦了7屆,議題可謂方方面面,但絕非“紙上談兵”。這次的論壇擔負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圍繞和平發展回顧與前瞻、深化經貿合作、擴大文教交流等三項議題進行研討。定能在兩岸之間發揮關注民生、匯集民意、凝聚民心的重要功能,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

  評論摘編如下:

  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7月28日在哈爾濱隆重登場。由於正值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第2任期伊始,兩岸各界無不期盼,雙方的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能在未來4年更上一層樓,而這次的論壇擔負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圍繞和平發展回顧與前瞻、深化經貿合作、擴大文教交流等三項議題進行研討。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根據2005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達成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第5條而設立:“建立兩黨定期溝通平臺,包括開展不同層級的黨務人員互訪,進行有關改善兩岸關係議題的研討,舉行有關兩岸同胞切身利益議題的磋商,邀請各界人士參加,組織商討密切兩岸交流的措施等。”從此,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便成為兩岸溝通的重要平臺。論壇的特色在於準確把握兩岸關係發展趨勢,緊扣兩岸民眾關心的問題,並匯聚兩岸各界的真知灼見,形成務實可行的共同建議,從而更有力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更廣泛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從2006年至今,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已經舉辦了7屆,而每一屆的焦點各有不同,但均與兩岸同胞福祉息息相關:首屆聚焦兩岸經貿交流與直航;第二屆關注農業合作;第三屆討論兩岸直航和旅遊觀光;第四屆適逢全球金融海嘯,兩岸制訂了一系列共渡危機的對策;第五屆的亮點在於兩岸文化教育交流議題首次成為論壇的主角;第六屆召開前夕,兩岸簽署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加強産業合作、提升競爭力”自然就成為了論壇的熱點;第七屆則集中討論在“十二五”規劃下,兩岸如何共創商機。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討論的議題可謂方方面面,但絕非“紙上談兵”。大陸在七屆論壇中共推出了逾百項惠臺政策,並一一認真落實,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今兩岸交通暢順,實現了“兩岸一日生活圈”;赴臺觀光的陸客人數不斷創新高,為島內帶來逾千億新台幣的商機;兩岸文教也走上了“雙向交流”的軌道。

  有人認為,海協會和海基會已于2008年恢復了兩岸事務性協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已失去了溝通兩岸的“橋梁作用”。此言差矣。當年論壇有效突破了民進黨當局在兩岸交流中所設置的政治和經濟壁壘,推動了兩岸經貿交流。如今雖然國民黨當局成功連任,但論壇的意義與功能非但沒有消失,反而與過去一樣重要。因為隨著兩岸協商議題由淺入深,雙方的分歧將會越來越多,論壇可成為相關人士化解歧見的平臺。

  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定能在兩岸之間發揮關注民生、匯集民意、凝聚民心的重要功能,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