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李振廣:民進黨政策“空心化”原因探究

2011年08月30日 08: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今年以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斷拋出一些又空又玄的政策論述。華廣網29日刊載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李振廣的文章指出,民進黨的政策大多源於理論而非實踐,其空洞的政治理想又脫離現實,迫於“臺獨”壓力,不得不罔顧現實,提出一些不知所云的兩岸政策,這樣便出現了政策空心化的局面。

  文章摘編如下:

  今年以來,蔡英文不斷拋出一些空而又空,玄而又玄的政策論述。貌似是高雅深奧、雲山霧罩的大學問、大智慧,遠遠超乎普羅大眾的理解能力,草根民眾根本聽不懂。

  最近,民進黨陸續推出了包括兩岸經貿、就業産業與勞工、財稅、金融等在內的18個綱,構成所謂“十年政綱”。由於這些政綱內容太過空泛,一齣臺便首先遭到民進黨內人士的批評。蔡英文也因此被部分黨內人士抨擊為“空心蔡”。民進黨前民意代表郭正亮質疑蔡英文兩岸政策太抽象;陳水扁辦公室前主任陳淞山認為,“十年政綱”是“守成有餘、開創不足”的空心政見。民進黨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精心準備的、所謂著眼于臺灣中長期發展的“十年政綱”,在黨內就不被看好,被批評為空心,廣大民眾更是霧煞煞,不知其所雲為何物。顯而易見,民進黨的政策論述已經走入了空心化的困境。

  之所以出現政策空心化這樣的局面,與民進黨政策論述的局限性有密切關係。

  其一,民進黨的政策大多是源於理論而非源於實踐。

  雖然民進黨曾經有過長達8年的“執政”經驗,但是,在這8年時間裏,民進黨人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論功行賞、坐地分贓方面,除了善於挑起族群矛盾、兩岸衝突這類政治操作外,看不出來在管理社會經濟、解決社會問題等方面民進黨有什麼能力與專長。民進黨一直號稱是草根政黨,實際上,民進黨的政策論述早已經被這些空頭理論家們所壟斷,與普通大眾的實際生活漸行漸遠。黨主席蔡英文雖然從政多年,但只是以賣弄理論見長。從理論到理論,以空賣空已經成了民進黨政策論述的一大痼疾。因此,民進黨的政策空心化也就不足為怪了。

  其二,空洞的理想脫離現實。

  民進黨最大的特點就是膽子大,敢於畫餅充饑,矇騙百姓。陳水扁的當年最動人的空號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曾經把臺灣民眾弄得神魂顛倒。只是在經過陳水扁8年“執政”後,臺灣經濟社會一路下滑,民生凋敝,才知道上了陳水扁的當。現在,民進黨把貧富差距論述作為一張重要的選舉牌,又給臺灣民眾的未來畫出了一張美麗的大餅。針對蔡英文的“十年政綱”,民進黨老天王蘇貞昌曾經説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政見漂亮沒有用,“最重要的是能夠實現”。針對一項社會經濟問題,“執政”的關鍵是如何去做,如何去做好。當年,民進黨“執政”8年不僅沒有解決臺灣的貧富分化問題,反而使臺灣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可以想像,已經下臺的民進黨僅靠一張口吐蓮花的嘴和一副脫離實現的遐想,就能把臺灣的貧富差距問題解決了?不可能吧!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