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看蔡英文還能對“九二共識”模糊多久?

2011年08月05日 08:3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一直拖延。島內民調顯示,有73.8%的民眾不知道蔡英文的兩岸關係主張。華廣網今日刊載署名張良驊的文章指出,她提出模糊的兩岸政策主張,目的是爭取選票最大化。隨著時間推移,她的模糊策略越來越難以為繼,她將面臨如何對“九二共識”講清楚、説明白的壓力。兩岸關係事關臺灣發展前途,對此臺灣民眾日益清楚。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遠見》雜誌民調中心7月22日發佈調查數據顯示,馬英九、蔡英文支援度不相上下,卻有73.8%民眾不知道蔡英文的兩岸關係主張。蔡英文對此回應説:“過去民進黨處理大陸問題,沒有留下足夠的空間和基礎去處理下階段的大陸問題。”“民進黨在大陸政策上,必須重新思考,選民對於這個轉折期比較不習慣”。這是推託之詞,也是拖延之術。

  蔡英文曾經是李登輝的主要幕僚,又是陳水扁的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長期從事兩岸事務,就兩岸政策而言,理應提出具體清晰的主張,不過她只提出了一些模糊不清的主張。從她過去提出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反對“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民進黨若‘執政’將延續前朝政策”、“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到“重新審視ECFA”及最近她提出的要與對岸尋求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架構”等主張來看,這些主張反反覆復,模糊不清,讓人看了覺得一頭霧水。她提出這些模糊兩岸政策主張,目的是要既討好綠色選民,又討好中間選民,以爭取選票最大化。就算她的這種模糊策略過去見到了一些效果,但可以預測,未來的效果必然明顯遞減。

  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主任王毅7月29日訪問美國時指出,推翻或否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將面臨“三個難以想像”:難以想像海協、海基兩會如何繼續通過平等協商解決兩岸間的現實問題,難以想像兩岸如何在政治分歧猶存的情況下建立互信、良性互動,難以想像兩岸如何為深化合作繼續提供良好氣氛和必要環境。

  如果臺灣地區2012年當選人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或者對“九二共識”採取回避的態度,那麼兩岸關係就可能出現停滯、倒退甚至對立的情形,不僅兩岸未來需要簽署的交流與合作的協議和項目難以簽署,而且兩岸已經簽署的15項協議和大量項目也可能中止。如此,必然給臺灣的穩定、建設和發展,以及民眾的福祉造成巨大損失。

  筆者認為,隨著時間推移,蔡英文的模糊策略越來越難以為繼,她將越來越面臨如何對“九二共識”講清楚、説明白的壓力。兩岸關係事關臺灣發展前途,對此臺灣民眾日益清楚。

  蔡英文作為民進黨主席,在兩岸政策上採取模糊、空洞、閃避的策略,或許臺灣民眾會認為無關緊要,因為當下的民進黨是在野黨,它的兩岸政策主張不是當局的政策主張,不會對兩岸關係産生實質重大影響。但現在,蔡英文作為代表民進黨參選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的參選人,對攸關臺灣未來發展前途和廣大臺灣民眾福祉的兩岸關係,還採取模糊或者回避策略,那選民特別是中間選民對於要不要支援她就不能不打上一個大大的問好了,選民或許會認為她能力不濟,提不出明確的兩岸政策;或許會認為她性格軟弱,缺乏提出明確的兩岸政策的勇氣;或許會認為她低估民眾智慧,有意採取騙取民眾選票的策略。

  儘管臺灣按選民結構劃分,有所謂的藍營選民、綠營選民、中間選民之分,但大多數選民都是理性務實的,都希望政治人物能帶領他們透過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獲得最大的利益,使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年更比一年好。如果筆者這個判斷成立,那麼就有理由相信,多數選民是不容許兩岸關係倒退的,這意味著否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基礎“九二共識”的參選人是不會被多數選民支援的。蔡英文將如何對待“九二共識”,公然拒絕?轉而接受?還是繼續模糊回避?不妨拭目以待。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