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劉性仁:蔡英文模糊兩岸政策 只顧自己不顧民眾

2011-08-18 08: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模糊的兩岸政策不但被外界所詬病,如今連民進黨內人士也開始表達不滿。香港中評社18日刊載臺灣聯合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劉性仁的專論文章指出,蔡英文的選舉性格是務實且傲慢的,一旦遇到敏感政策及爭議時,對蔡來説模糊及回避是處理問題的習慣方式。兩岸模糊策略對她來説是有利的,但對臺灣民眾來説卻是相當危險及不利。

  文章摘編如下:

  日前前民意代表郭正亮認為蔡英文還沒公佈具體的兩岸政策,並質疑她“只有抽象原則,沒有具體政策”。對此,蔡英文日前表示,由於兩岸經貿牽涉到專業層次,現階段的處理上,以政策、大方向來説明比較恰當,“有些事情應按部就班,‘執政’時才會處理。”這一番談話等於宣告蔡英文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會把兩岸政策説清楚講明白的機率,幾乎是微乎其微,一來等於告訴各界關心蔡英文兩岸主張人士,恐怕無法滿足他們了解的期待;二來等於間接暗示,“十年政綱”將著重在兩岸經貿描述,對於民進黨大陸政策是否會有所調整,恐怕機率不大;三來更突顯蔡英文的選舉性格,凡事都會以“對選舉最有利”的思維來考量;四來蔡英文一旦遇到敏感政策及爭議時,對蔡來説模糊及回避是處理問題的習慣方式。 

  我們可以理解蔡英文無法明確表明兩岸立場的苦衷,倘若往中間路線傾斜,恐怕會衍生出民進黨內茶壺風暴,甚至引起“獨派”團體的大加撻伐;倘若往民進黨傳統路線或是激進路線靠攏,又無法爭取到中間選民的支援,況且臺灣民眾有很渴望了解蔡英文的兩岸主張嗎?民調又反映不出民眾的堅持及對於蔡英文必須明確表明兩岸主張的立場,種種情況都突顯出蔡英文的選舉性格。 

  從另外一面來看,蔡英文的選舉性格是務實的,然而卻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她剝奪民眾了解她兩岸主張的權利,她更企圖將兩岸關係糊弄過去,只要大陸以及美國不致有太強烈的反應及逼迫她將兩岸政策説清楚講明白,可以肯定的是蔡英文將會持續維持她模糊不清的兩岸策略,無論她承受多大黨內人士的壓力,她終究都不會明確表態兩岸立場,因為這對她並沒有好處,反而有可能未見其利先蒙其害,因此她無論如何都會維持她模糊的一貫基調,無論外界施予她多大的壓力。 

  但觀察蔡英文長期以來的表現,常以大陸的“不確定性”及“對臺不友善”來阻撓兩岸關係的發展,特別是過去阻撓兩岸經濟合作,現在對於ECFA 更是有許多微言。她的傲慢性格對於外界對她的疑問,全都充耳不聞,她一再使用模糊抽象的言論來逃避實質內容及主張的表態,她的態度就連民進黨內許多先進都看不下去,紛紛提出質疑及建議;而她對於選舉策略的作法,從民進黨發言人的回應便可看出端倪,民進黨發言人提到,蔡英文對ECFA“有清楚的論述”,即對臺灣有利的部份,會繼續下去,不利的部份則透過“民主協商、臺灣最高民意機構監督的程式調整”。 

  針對民進黨發言人的回應看來,首先,發言人所謂的“清楚的論述”,究竟是什麼?究竟哪些是ECFA對臺灣有利的部份?難道等到選後“執政”後再來處理就是蔡英文所稱之對臺灣有利嗎?蔡英文怎能如此吃定選民?為了選舉固然有些政策保持模糊是可以理解的,但對兩岸政策來説,絕對沒有模糊的空間,更必須要在選前説清楚講明白。  

  總之,蔡英文的選舉性格是務實且傲慢的,兩岸模糊策略對她來説是有利的,但對臺灣民眾來説卻是相當危險及不利的,當民眾都處在一種不清楚狀態,要等到她勝選之後才能慢慢看出她的兩岸政策,這對人民來説情何以堪,即將公佈的“十年政綱”由此亦可以推知,想必圍繞的重點都不會落在政治議題上,更不會觸及到任何具有實質意義內涵上的論述,島內民眾不妨省思,在選舉性格與對人民説清楚講明白中間那條線究竟應當如何看待?難道人民就可以放任蔡英文遂行她的選舉性格,而忽略攸關臺灣民眾未來發展之兩岸方向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