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呼籲臺當局善待陸生:彼亦人子也

2015年11月11日 10: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馬英九在兩岸領導人會面上提出陸生議題,臺灣《旺報》今日針對陸生議題發表短評指出,陸生議題在史無前例的兩岸領導人會面場合上意外亮相,陸生來臺政策有助雙方青年認識理解,當然應該珍惜,但如何具體實現,卻不見臺當局積極的作為。年輕世代既是和解的契機,也是和平的種子。彼亦人子也,應善視之!

  短評摘編如下:

  馬英九在“習馬會”上特別提出陸生議題,在千余字的發言全文中,提到兩岸教育交流、臺陸學生互動良好的段落,就佔了近10%,背後隱含陸生政策對於兩岸交流深化的重要性與高度期待。

  陸生議題乍看之下貌似突兀,但卻是兩岸交流這些年來,最具展望性、最具“人味兒”的重要政策。4年來,陸生群體已經融入臺灣,成為校園裏另一道風景,曾有論者將其喻為“遣臺使”,即使陸生本身沒有意識到,但卻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翻動了兩岸的歷史,為這一代青年打開一道相互認識的窗口。

  此次“習馬會”面,網路上許多陸生的社群平臺,都展現相當關注,而陸生議題在史無前例的兩岸領導人會面場合上意外亮相,多數人的反應是,臺當局屢將陸生議題在兩岸對話中提到臺面上,卻對於陸生的求學生活種種方面,未給予實質改善與合理對待。

  兩岸學生相處融洽,但陸生在臺生活卻處處受限。馬英九説:“他們沒有仇恨,沒有包袱;能在人生較早的階段建立友誼,一定可以為兩岸永續和平打下更堅實的基礎。我們要好好珍惜、擴大這個基礎。”陸生來臺政策有助雙方青年認識理解,當然應該珍惜,但如何具體實現,卻不見臺當局積極的作為。

  對陸生種種不公平限制,雖有社會因素與政治考慮,然而政府若真心想給予陸生更好的對待,就應戮力而為,提出具體政策,劍及履及,展現最大誠意,別再口惠而實不至,動輒把陸生搬出來當題材。

  今日臺灣如何相待陸生,將決定日後一整代大陸青年如何看待臺灣。年輕世代既是和解的契機,也是和平的種子。彼亦人子也,應善視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