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觀察:陸生赴臺讀書真的很難

2012年06月11日 08:5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今年招生仍不如預期 

  今年是臺灣開放陸生赴臺讀書的第二年。近日,2012—2013學年臺灣高校招收大陸碩博研究生放榜,今年計劃招收575人,實際錄取329人,缺額率超過四成二,還有部分學校錄取挂零。有島內教育界人士預測,今年本科招生在學業成績上限制更嚴,按照目前這樣的狀況,今年大學本科的錄取名額可能會比去年更少。去年,臺灣各大學計劃招收大陸學生(包括本科和碩博研究生)2141人,結果只招到928人,連一半都不到。 

  自陸生赴臺讀書政策匆匆上路,去年臺灣碩博士班錄取人數僅為248人,缺額率高達62%。今年碩博士班錄取人數雖然比去年增加了81人,但缺額率達42.8%。據悉,這些已獲錄取的陸生,須在6月7日下午5時前,在報名網站完成報到手續,才能正式來臺就讀研究所,所以,這個數字可能還會有變化。

  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南臺科技大學校長戴謙表示,今年是第二年辦理招生,更多陸生知道相關資訊是錄取人數增加的原因。不過,整體仍受限于“三限六不”的政策,計劃與實際招生數仍有差距。

  招生不如預期,臺灣教育界都將其歸咎於“三限六不”政策。對此,有教育官員表示,對“三限六不”的檢討調整,已經呈報“行政院”,會儘快對外公佈。

  陋規阻礙人才交流

  不管誰説起陸生赴臺讀書這件事,都會提到“陸生三法”和“三限六不”。島內有人稱其為“惡法陋規”,限制了兩岸間的正常交流。

  臺“立法院”2010年8月19日三讀通過三部相關“法律修正案”,正式承認大陸41所高校學歷,“有限制”地開放大陸學生赴臺灣大專院校就讀。“有限制”就是所謂“三限六不”,具體為:“限制採認大陸高校數量、限制陸生來臺總量、限制醫事學歷採認”;對陸生“不加分優待、不能影響島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期間打工、不得在臺就業、不得報考公職”。

  由於臺灣近年來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加之大學數量超前,致使多數大學生源難覓,甚至有聯考(高考)只得到9分的學生都能進入大學讀書,一些規模較小的學校則面臨倒閉的窘境,迫使許多大學將目光瞄向人口眾多的大陸,想借此擴大生源,恢複元氣。

  但受制于“三限六不”政策,陸生來臺人數兩年來始終無法增加,讓那些原本以為能以此扭轉頹勢的學校急得跳腳,傳統正規的大學也為此頭痛不已。他們認為,長此以往,對臺灣引進大陸人才無疑構成巨大阻礙,不利於兩岸交流和發展;還有大學校長直言,陋規不除,陸生赴臺讀書真的很難。

  鬆綁才能改變現狀

  面對陸生招生不足的現狀,島內多數大學校長不斷呼籲儘快鬆綁“三限六不”政策,還陸生一個公平的招生、學習環境。

  就在上月底,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在臺南出席兩岸高校交流會時,來自南部8所大學的20名陸生代表提出,因為沒有健保(醫保),他們在臺灣生病看醫生,經濟負擔比較重;也有陸生提出,臺灣的大學生有打工的習慣,希望我們也能體驗臺灣普通學生的生活;還有學生説,畢業後不能在當地就業,兩岸學生一旦談戀愛,回大陸後經營感情會很辛苦……

  葉克冬表示,陸生來臺就讀政策剛剛起步,有些事情不能一蹴而就,首先要保證陸生來臺的品質。他同時希望“三限六不”政策能有適當的調整,醫療保險方面的制度也應儘快建立。

  臺灣前“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日前説,大陸學生的要求其實很“微薄”,他們不是真的一定要打工、一定要爭取到獎學金,而是要爭取一個平等的權利,當局應逐步解決這些問題。

  臺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對此也看不下去了。今年以來,他在多個場合表示,為了延攬到更多的大陸人才,應檢討目前的“三限六不”措施,以改變現狀。

  臺灣教育部門的官員近日對此回應説,一年來,不管在大陸學歷採認、陸生就業以及臺灣安全等方面,都沒有出現什麼狀況,當局確實可以考慮放寬目前的“三限六不”政策。他還透露説,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調整一些技術性限制,近日可能會公佈結果。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