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文創:奇思妙想一籮筐

2014年10月27日 10:0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表示,臺北故宮正推出“掌上博物館”,讓遊客在手機、平板電腦上,隨時隨地“逛故宮”。馮明珠説,掌上博物館的魅力,是將文物以3D影像、動畫影片呈現,使民眾在等公交車、逛街時都可觀看。

  臺北故宮的豐富館藏給文創帶來了層出不窮的靈感妙思,而文創又為民眾親近歷史和文物提供了有趣途徑。更為重要的是,在臺灣,文創已不僅僅是高墻大院裏的專利,它漸漸成為年輕人開創事業的起點。

  萬華區位於臺北市的西南邊,自古因有河運之利而形成聚落,是臺北開發的起點。“一府二鹿三艋舺”被用來描述清朝時期臺灣港口的繁榮,艋舺就是萬華。

  近年來,臺北市政府以活化古跡的方式促進商機,透過都市更新的手段再造萬華,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駐這裡揮灑創意。

  萬大路巷弄內裏的老屋,5層透天厝變身藝術館。創辦人彭才瑄小時候就在萬華唸書,幾經尋覓,找到這裡,與好友一同規劃,吸引藝術家進駐。新店溪的野生鱸鰻、早期生活在萬華的平埔族的獨木舟、井字形的祖厝三合院,都可以用漫畫講述。他們希望可以通過文創以及多媒體的形式講述萬華的前世今生。

  臺灣國際美容節將於11月2日展開,近日,新北市舉辦開跑記者會。記者會現場邀請發粧大師獻藝,讓民眾一睹不同年代的發粧潮流。你恐怕還不知道,野柳女王頭(新北野柳地址公園的知名景觀)的發飾曾經紅極一時。臺灣省女子美容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胡錫賢説,每款新髮型,都代表當代的流行元素。

  新北經發局長葉惠青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北市美容産業興盛,美發及護膚等服務業有7萬多名從業人員,居全臺之冠,希望透過美容節,激發創意,提升産業競爭力。(記者李煒娜、孫立極)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