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北故宮的魅力在親和力與時尚感

2012年10月19日 10:49:00  來源:中國文化報
字號:    

  臺北故宮的魅力是什麼? ----訪紀錄片《臺北故宮》總導演周兵

  60年前,2972箱、約60萬件國之瑰寶、國之重器被運往海峽對岸,從此兩個故宮各懷著曾經相聚在一起的珍寶,隔海相望。直到上個月紀錄片《臺北故宮》在央視播出,這些分割了一甲子的國寶文物,隱約向大陸人掀開了它們的神秘面紗。

  翠玉白菜、豬肉形石、毛公鼎、嬰兒枕……這些早就揚名四海的國之瑰寶,究竟在臺北故宮裏幻化出怎樣的神采?日前,紀錄片總導演周兵推出同名新書《臺北故宮》,向讀者介紹了他眼中的臺北故宮。

  親和力

  2003年,周兵擔任百集大型系列紀錄片《故宮》總導演。3年後,他又率隊到臺灣拍攝《臺北故宮》。

  “北京故宮是皇宮紫禁城,給我的感覺更加威嚴。臺北故宮是一座面向臺灣最普通市民的博物館,給我的感覺是親和力。”2006年,周兵第一次到臺灣時找到臺北故宮的專家聊天,“臺北人談吐的溫潤、謙和,那裏有很好吃的飯菜,臺北的誠品書店我也很喜歡,你會看到很多你喜歡的東西。所以我第一次去就隱隱約約確定了拍攝風格,做一個生活化的、親切的、樸實一點的紀錄片。”

  所以,在紀錄片《故宮》中,觀眾看到的是震撼力強的大廣角鏡頭、華美的歷史情節重現,而在《臺北故宮》裏,更多地看到了個人命運與這些文物交錯時的溫婉敘事。

  “我想通過《臺北故宮》,把1948到2008年這60年的臺灣歷史和臺灣社會的一些資訊呈現出來,比如50至90年代臺灣人的一些生活和文化性。”周兵説,希望通過《臺北故宮》記錄一件件國寶的運離、遷轉、顛沛的故事,使這些珍寶傳遞出的優美、寧靜、高遠之人文精神,在當代中國人的內心安家落戶。

  從2006年到2008年,周兵和攝製組共去過4次臺灣,加起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但難能可貴的採訪到了少數幾位仍然健在的1948年文物運送親歷者。“我們每次到臺灣想電話採訪當年負責押運文物的索予明,可他已經90歲了,每次都推説不願意再去回憶。最後一次我給他打電話,我説如果你再不講的話,歷史可能就會被湮沒掉了,後來老人才勉強同意錄音採訪,還是拒絕錄影。”周兵回憶説,當時攝製組把錄影機帶過去錄音,索予明越聊越多,最後還把他的照片、他夫人的印章拿出來,他最後反覆説,很期待兩岸的故宮和文物界能夠有一個深入的交流。

  《臺北故宮》碰觸到一個個與國寶遷徙交錯的命運故事,成為整個紀錄片除國寶外最震撼人的環節:為了將張大千的78幅敦煌臨摹壁畫裝上已經超載的飛機,國民政府時任教育部部長杭立武,萬般無奈之下從飛機上卸下了自己的3件行李,行李當中有他畢生的積蓄20多兩黃金;為了躲避日本戰火負責故宮文物南遷的莊嚴,最後迫於國民政府命令將國寶運往臺灣,不得不斷絕了與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20多年的師生之情,直到臨終時他嘴裏還念叨著“北平”;故宮博物院元老之一那志良到臺灣後一直勸説大家不要買木質傢具,以免回北京時扔了可惜……

  時尚感

  周兵認為,臺北故宮的魅力還在於她的時尚感。“臺灣文化豐富而多元,有那麼發達的電視娛樂業,但看似古舊的臺北故宮的影響力一直堅定而持久。”2007年到臺北拍攝時,周兵注意到臺北市區的一條隧道剛剛按臺北故宮館藏一幅古代書法的圖案,噴繪一新。

  “臺北故宮建成以來,長久以來,大家所認為的故宮都是比較保守的,然後國民黨色彩很濃的,很官方的,不太接近民眾的。”周兵説,新千年以後,臺北故宮發佈了一部宣傳片,提出了“OldIsNew”的口號,一改了臺北故宮一貫的嚴肅、古板、老氣橫秋的形象,影片內容雖取材自宋代黃庭堅的《花氣熏人帖》,卻大量運用了動感時尚的視聽語言。影片在充滿著中國古典元素的同時,又帶有濃郁的臺灣地域特色。

  “臺北故宮的建築雖然建於上世紀60年代,或許硬體上還比不上大陸近年來興建的現代化博物館,但她的親和力、時尚感很難匹敵,臺北故宮對於臺灣人來説已經不再是一座神秘的建築,而是一個市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體驗場。”周兵説。

  2005年,臺北故宮開始較大規模涉足影視創作,邀請了侯孝賢、王小棣與鄭文堂3位導演創作了3部電影作品,向觀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感受故宮的角度。2008年3月,臺北故宮博物院製作的數位3D動畫片《國寶總動員》在第7屆東京國際動畫影展榮獲公開徵選作品類首獎。影片將臺北故宮中的3件文物“嬰兒枕”、“玉辟邪”、“玉鴨”以擬人的手法化身成片中主角,描述的是臺北故宮日落之後,展廳內的文物逐漸甦醒過來,把酒高歌、追逐嬉戲。在嬉鬧中弄丟了翠玉白菜上的螽斯,一場螽斯追捕的故事。《國寶總動員》總製作費超過4000萬新台幣,至今常演不衰,拉近了民眾尤其是孩子們與中國古老文物的距離。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數字化建設包括將要完成1萬件器物、書畫,以及20萬件以上清代檔案等等專業攝影及數字化文件,建成文物數據庫。目前,臺北故宮的數字化技術在世界上已經處於領先水準。”周兵還提到,臺北故宮的門票價格是新台幣160元,而學生門票只要新台幣80元,相當於人民幣20塊錢左右,而學生團體預約,就可以免費參觀。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