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海峽書屋:臺灣農民文化生活“陣地”

2013年04月19日 08:2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4月14日晚,在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的臺灣農民創業園“海峽書屋”裏,10多位臺灣農民吃完晚飯,又像往日裏一樣聚集在這裡讀書看報。福建省首家面向臺灣農民的精品書屋——“海峽書屋”開放半年來,每天會吸引數十名在仙遊創業的臺農。

  目前,仙遊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內,有山益、億松、摩天嶺、慶豐、中富、南陽、富盛等數十家臺資“農字號”,主要從事臺灣農業優良品種引進繁育、水果種植、畜牧業養殖等現代高優農業生産和加工。其中,重點開發種植臺灣甜柿基地2.5萬畝,是大陸最大的臺灣甜柿基地。“海峽書屋”作為福建省閩臺出版交流合作工程項目之一,專門在仙遊、漳浦、漳平、清流4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規劃建設。

  去年,莆田市委、市政府將“農家書屋”建設工程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資金專款專用,全力推動對接,在全省首家完成“海峽書屋”項目的報批等前期工作。該書屋依託仙遊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由仙溪鄉訊社負責規劃建設,面積120平方米,包括圖書室、閱覽室等,按二級圖書館的等級進行規劃建設,分3年實施,每年按照圖書館裝備用書推薦書目進行購書館藏。當地莆田市邊防支隊還啟動“警民議事”工程,以101名民警兼任村官為平臺,發揮“村官”和“警官”的雙重優勢,警務村務兩不誤,並將莆田市圖書館設立的協作分館充分運用起來,把與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養殖、法律、科普等書籍配送到周邊村莊輪迴傳閱,帶動了村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今,該“海峽書屋”書籍有上千冊,內容涵蓋文學、歷史、農業科技、人文地理、醫療保健等幾十種類型,由專職的工作人員來管理,做好日常的開放閱覽、借書登記、書籍整理等工作。由於“海峽書屋”做到高起點建設,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管理,加上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該書屋正成為在大陸創業的臺灣農民文化生活“陣地”。

  “讀一本好書,可能改變一個農民一生的命運。臺灣農民在‘家門口’致富,也拉近了兩岸親情,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活了經濟,富了海峽兩岸農民,大夥兒生活都很有奔頭。”在“海峽書屋”擔任過志願者的莆田邊防支隊警官種天時説,自從辦起該書屋,打牌、鬥嘴的少了,看書的多了,來創業的臺灣農民對大陸的文化環境印象更好了。

  據悉,“海峽書屋”各類書籍品種齊全,每天前來讀書看報或者借閱的臺灣農民絡繹不絕,除了吸納各類涉農技術的“理論糧食”,還豐富了業餘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別是十八大召開以來,這裡變得更加熱鬧了。許多臺灣農民在認真關注時事,多方解讀相關涉及經濟政策的內容,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大陸的“好政策”告知在臺灣的親朋好友。(吳志 林建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