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何必硬拗到底斷農民生路?

2011年12月06日 09: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在針對“2元(新台幣,下同)柿子”文宣道歉中援引的寓言故事近來引發媒體熱議。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4日發表評論指出,蔡英文認為她和民進黨才是真愛農民的母親,因此寧可“自傷”也不可“傷農”。但從她“自傷”的心態就可看出她還是不認為民進黨的“2元”之説已嚴重傷害柿農。

  評論摘編如下:

  不知道從啥時開始民進黨從一個被臺灣土地、民眾撫養的“孩子”成了臺灣人的“媽”,也不知道民進黨的領導人又是在甚麼時候從“臺灣之子”成了蔡英文口中的“臺灣之母”?但從日前蔡英文為“2元柿子”開記者會的表現看來,蔡英文不但自認為是“臺灣農民之母”而且還堅持認為確實存在2元的柿子,結果道歉的效果沒達成,臺灣當季的柿子市場仍舊是一片慘綠,真是應了“柿子紅了,柿農的臉卻綠了”的話了。 

  從那場所謂的道歉記者會看來,蔡英文至今還是沒搞懂那份水果月曆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蔡英文在記者會裏的用詞和態度明白顯示出她認為她們沒錯,可是在媒體和民調下滑的壓力下,她心不甘情不願地出來為文宣品錯植圖片這個技術性問題道歉,但在農産品産銷失衡的議題上,她們沒錯。所以蔡英文才會用聖經裏所羅門王判決生母的那則寓言故事來説明她的心境,言下之意,蔡英文認為她和民進黨才是真愛農民的母親,因此寧可“自傷”也不可“傷農”。但從她“自傷”的心態就可看出她還是不認為民進黨的“2元”之説已嚴重傷害柿農。其實這才是蔡英文在這個事件中所顯現的最大缺失。 

  臺灣的農産市場規模不大,因此以內銷市場為主的水果産業的風險就變得很大,這是臺灣農業的老問題了,歷經國、民兩黨主政都無法完全解決,因此風調雨順,農産品豐收農民要擔心,風雨不調,農産歉收農民更要擔心。當局除了以保證價格收購的方法給予實質補貼之外,就是想辦法打開外銷市場。 

  民進黨因為受到該黨兩岸政策的限制以致無法打開大陸市場,老實説已經斷了農民的一條生路,現在又為了選舉的因素,想要打擊國民黨而用了極端的文宣手段,完全沒想到這個極端説法會嚴重傷害柿子的市場價格。錯誤發生後,蔡英文等仍舊硬撐,咬牙不認錯,甚至還到處去找2元的市場殘貨以證明她們沒錯。請問這麼做的結果能提升柿子的行情嗎?其實民進黨只要派出幾組人赴柿子産地的行口看看有無滯銷的情形,或者悄悄地去果園看看成熟的柿子是否還挂在樹梢上,隨便找個果農問一問,答案就出來了。幹嘛非硬拗不可呢!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老祖宗的智慧此時或許可以協助蔡英文走出陰霾。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