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楊澤軍:“農舍”風波戳破民進黨代表農民的謊言

2011-10-20 08: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副手蘇嘉全的“豪華農舍”曝光後,在臺灣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迅速演變成了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波,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華廣網19日刊載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澤軍的專論文章指出,“豪華農舍”曝光後,當事人蘇嘉全硬拗,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護短,島內民眾痛罵嘲諷,民進黨一直以來注重農民利益的謊言被戳破,綠營集體焦慮。

  文章摘編如下:

  一、當事人硬拗,蔡英文護短。

  輿論批評蘇嘉全在屏東縣長任內知法犯法,夫婦倆明明不具農民身分,卻偽造文書假冒農民,申請興建“農舍”,並將“農舍”興建成為歐式豪宅,明顯違反“農地使用”精神及“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等相關規定。然而事發後,蘇嘉全夫婦卻不思悔改,相反糾纏于枝節,一再牽拖他人,硬拗“豪華農舍”合法,辯稱作為公務員的妻子也算“農民”,回避“農地農用”的核心問題。而作為黨主席的蔡英文卻不能出於公心,不僅對蘇無一聲苛責,還一味護短,甚至要外界“適而可止”。對此,社會輿論普遍認為,不顧社會觀感,有失參選人及最大“在野黨”主席的格局與高度,並呼籲蔡英文要正面回答,“不要模糊焦點,應負起該負的責任”。

  二、社會大眾痛罵、嘲諷。

  蘇嘉全的“豪華農舍”事件發生後,豪宅所在的村莊已經熱鬧起來,儼然成為另類觀光熱地,每天有許多人開車或騎車前往參觀、拍照,看後自是十分感慨,影響無疑相當負面。蘇嘉全近在臺中市福壽宮舉行廟口開講,有人針對“豪華農舍”拉布條表達抗議。有網民嘲諷,那棟大房子叫農舍,那我們多數人的房子就該叫“鳥巢”;有的質疑,如果一切合法,何必刨掉房前的柏油路,顯然是“掩耳盜鈴、欲蓋彌彰”;還有人痛罵,完全是“一己之私,厚顏無恥”,“臺灣之恥,人民共憤”。事發後有民調顯示,在57%知道豪宅事件的民眾中,有44%的人認為蘇的農舍是非法的,並因此對蘇的觀感變差。

  三、謊言被戳破,綠營集體焦慮。

  民進黨內不少人私下認為,農舍蓋成豪宅讓人觀感不好,擔心此事“向上發展”,衝擊民進黨選情。有的更將此事與扁家弊案聯繫起來,坦言蘇嘉全夫人忘記社會對陳水扁夫人吳淑珍的惡感,頻頻跳出來發言,還發言不當,讓風波延燒。有勇敢者則不吐不快,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公開表示,政治人物切勿陷入“合法迷思”當中,提醒蘇嘉全,這是政治、不是法律;這是危機處理,不是法令解釋;這是社會觀感、不是個人權益,呼籲蘇做出果斷決定。前民意代表郭正亮還在媒體撰文指出,農舍爭議的真正危機,在於傷害蔡英文作為2012參選人的言行一致、削弱了蔡的感召力,認為蘇作為副手候選人,應有更嚴格的標準自我要求,要大破大立,果斷解決危機。“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為此事憂心失眠,甚至想拜託蘇“暫時離婚”,消除影響。署名“一群深綠死忠選民”的綠營人士,專門發表題為“蘇嘉全,別害小英了”的文章,指責蘇犯下的錯誤,已讓民進黨陷入敗選危機,並給蘇指出3條路:拆掉豪宅、捐作公益、自動退選。更有人主張,蔡應快刀斬亂麻,“壯士斷腕”,儘快換掉副手。

  綠營集體陷入焦慮,原因在於,“農舍風波”戳穿了民進黨長期以來編造的他們代表臺灣農民利益的謊言,人們看到的是,他們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假冒農民;還在於它再一次無情打破了民進黨精心編制的“清廉、愛鄉土”的招牌。知法犯法、以權謀私已經踐踏了社會大眾對於公平正義的起碼的情感底線。(楊澤軍 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