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快樂學習與無情競爭 島內教改莫再回頭

2010年07月27日 09:08: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透視集指出,二十年前,島內主張教改,主要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學習。二十年過去了,學生的負擔反而愈來愈重,補習班的生意也沒有受到影響。總算,臺“教育部”肯面對現實了。

  

  全文內容如下:

  根據臺媒報道,“教育部”想要把兩次考試改為一次,把量尺標準化成績改成百分成績,同時再問題中加上一些難度,增加測驗的鑒別度。雖然“教育部”肯面對現實,不過只是走回頭路而已,並沒有解決問題。我們不禁要問,臺灣的教育難道只有這兩種選擇嗎?為什麼我們無法學習其他地區的制度呢?

  我們的教改,為什麼失敗,又為什麼走回頭路?問題可能出在對於“快樂學習”與“無情競爭”這兩個概念的錯誤認知上。不論高中與大學,雖然學校眾多,但要考上好學校,競爭仍然十分激烈。有了競爭,家長就會不斷地要求老師著重考試科目,要求學生補習,老師則會要求學校犧牲不必考試的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在這種情形下,不論是過去的聯考或現在的教改,學生都無法快樂的學習。

  競爭是無法避免的,也不必避免的。教育的目的,是在讓孩子能夠適性的發展,但現在的聯考,幾乎要求孩子成為全能,考試的科目非常的多。我們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在找出孩子適合發展的才能,讓孩子快樂學習,而競爭的目的是在篩選孩子的基本能力,而不是十八般武藝精通的本事。

  聯考,不用考那麼多,重點應該放在幾方面:語文表達的能力、數學的觀念與計算能力、以及邏輯推理的能力。這些都是深入做學問必備的基本功夫,也是篩選的基本標準。至於學校修習的其他科目,學生可以儘量依興趣來選修,並沒有必要列入聯考,但學校成績可做為入學參考。

  競爭無法避免,考試也無法避免,或許“教育部”應該考慮的是考試的科目以及入學的制度,而不是再走回二十年的老路上。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