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從鋼管、檳榔女郎到臺大辣妹

2010年07月13日 15:2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13日刊文説,近年來,全球與臉蛋身材有關的産業日益發達。臺灣雖政治惡鬥不斷,但對整體社會真正有影響力,還是與臉蛋身材有關的鋼管、檳榔女郎到臺大辣妹惹出的話題。社會變遷造成的人生選擇誘導,成為社會討論刻意避開的真正重要問題。這個問題正在全球出現,這種泛性感文化或許更值得討論。 

  

  文章摘編如下:

  近年來,全球與臉蛋身材有關的産業日益發達,經濟學有名言“市場決定意見”、“意見決定社會價值”,在這個百業蕭條、就業困難的時刻,這些與臉蛋身材有關的産業,自然吸引愈來愈多長得臉孔天使、身材魔鬼、童顏巨乳的少女投入。以前的人有偏見,認為“波大無腦”,但現在縱使高學歷或好學校的畢業女生,也願意投入這些産業,巴望有一天時來運轉進入演藝圈,當起主持人或名模,從此人生改觀。

  今天的臺灣,雖然政治惡鬥不斷,但對整體社會真正有影響力,還是那些與臉蛋身材有關的新聞發展及因此惹出的各種小型八卦話題:

  ——臺灣社會的“文化雜配”快速,早年求學時,地方城鎮就有很多歌舞團,到處參加婚喪喜慶和祭祀拜拜活動,許多歌舞團作風大膽,只要有賞,要脫就脫,婚宴可以助興,喪禮和拜拜,神佛和已死的老人家也需要養眼。這種脫衣歌舞團後來很快又將美國和菲律賓泰國等地的女郎鋼管秀引入。

  20世紀80年代,傳統的檳榔文化因為有鄉土的正統合法性而大盛,於是穿得很少、露得很多的“檳榔攤辣妹文化”興起,英國“辣妹合唱團”(Spice Girls)以一種奇怪的雜配方式在臺灣出現。臺灣一些文化名流對這種現象也大力鼓吹,甚至説這是顯示臺灣文化生命力的“現代俗艷文化”。

  而我們都知道,一種文化價值的正統地位被確立,以前對它的批評反對便無法立腳,而與它的趨勢和走向的人與行為即會增多。“辣妹合唱團”代表的“辣妹文化”走紅之後,團員之一的埃瑪所説的“豪放名言”:“我不想當個小可愛,我想變成一個熱情而又性感的賤女人”,從此顛覆掉過去“賤女人”的意義,辣不辣才是重點,賤不賤已無意義。

  ——除了臺灣各地的脫衣舞團文化和檳榔攤女郎文化與全球化之後形成的“辣妹文化”雜配出愈穿愈少、愈露愈多的新泛性感文化外,我們也不能否認臺灣的泛性感文化,其實也和來自日本的那種“扮可愛的女童性崇拜”有關。

  日本性崇拜裏有個重要元素,那就是性崇拜對象要有娃娃腔,扮天真的動作,而在其他性感部份則都不能少,必要時還要大膽暴露性史和性體驗,所有的這些性元素乃是臺灣“幼齒崇拜”的公分母,近年來臺灣許多當紅的這种女子都故做娃娃音,所謂“童顏巨乳”、“童音性感女神”等影像都由此而産生。而在最近一兩年,由於資訊科技進步快速,性影像傳播快,其他諸如動畫和遊戲産業發達,泛性感産業更加水漲船高,日本的“宅男文化”也快速進入臺灣,搶灘當“宅男女神”已成了性感商業的主戰場。

  最近臺灣一些比較出名的大學,如臺大、政大等已紛紛出現許多在學或畢業女生進入那個以臉蛋曲線、罩杯大小為條件的市場,於是像諸如臺大校長等教育界人士都紛紛表示意見。

  綜合各類意見,有的人認為進入好學校好科系,將來專業上發展才是較佳選擇,如果因為長得漂亮,身材好,就想進入另一種行業,那豈非可惜浪費,而且模特兒或演藝團是另一種專業,早點去讀表演專業豈非更好。但有人則又認為,現在這種時代,長得漂亮,身材好,有什麼工作的待遇會比模特兒、綜藝節目主持人高?以臺灣的教授為例,一個月才台幣10萬,專業發展又如何?

  上述這些正反意見,並無行業貴賤或社會觀感的偏見,而只是就未來的前途和所得等而論,顯然都各有各的道理。不過,這種討論,事實是它已刻意逃避掉了許多可能很重要的課題!

  其一,乃是當今社會的價值取向,在消費者、媒體等的主導下,任何人想要有專業上的成就已難,立德要一世努力,立言要白首窮經或蹲實驗室十年八載,而立名則是最容易的途徑。大學女生當秀女郎,穿少少、露多多,就有過得去的收入,而且馬上就被大肆報道,她們的師長們努力一輩子可能都沒有那樣被報道過。人生的選擇除了自己的認知外,社會整體氣氛所造成的誘導力量可能才更大。

  社會變遷所造成的人生選擇誘導,乃是這些討論刻意避開的真正重要問題。這個問題今天正在全球出現,這種泛性感文化或許才更值得討論。(南方朔)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