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張冠華:臺灣經濟的最大機會在大陸

2016年02月24日 09: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2月24日報道,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張冠華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就臺灣目前的經濟形勢以及兩岸經貿合作前景分析指出,臺灣經濟處於低迷時期,未來經濟選民的聲音會增強,蔡英文上臺後面臨增加薪資、減少失業率等現實問題。“政中有經、經中有政”,如果未來兩岸雙方缺乏“九二共識”這一共同的政治基礎,經濟制度化合作受到衝擊將是大概率事件。臺灣經濟的最大機會在大陸,兩岸經濟合作受阻也會對臺灣區域合作産生影響。

  制度化合作受衝擊 兩岸産業競爭將加劇

  張冠華19日在“臺灣政黨輪替後 臺商在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座談會上表示,從經濟角度來看,兩岸制度化合作進程受衝擊是大概率事件。兩岸經濟合作若缺乏“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兩岸的制度化合作、兩岸事務部門的溝通和商談將會面臨身份難以解決的困難。兩岸已經簽署的23項協議未來在執行過程中也可能會面臨一些具體的問題。在缺乏制度化合作平臺的情況下,市場化合作也會受到影響。

  此外,兩岸産業競爭或將加劇。張冠華指出,目前兩岸經濟合作互補大於競爭,尤其在服務業領域,兩岸高度互補,但在製造業局部領域雙方逐漸呈現競爭態勢。過去兩岸通過制度化架構形成産業鏈合作,通過産業政策的協調來解決産業惡性競爭的問題,未來如果沒有制度化合作,兩岸産業政策重疊性會很多,未來有可能從合作走向競爭,競爭將會加強。

  大陸的一帶一路政策、“中國製造2025”、以及已經拉開序幕的供給側改革,臺灣應如何參與借力?張冠華認為,過去曾討論過借用ECFA平臺,雙方在一帶一路上實現高層次的制度化安排。但未來如果沒有這樣的渠道,那麼臺商的局部性參與將會非常繁瑣。大陸的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如果兩岸制度化合作推不開,兩岸過去走在前面的開放性政策有可能反而會逐步落後。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