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灣必須避免“希臘化”

2015年07月13日 08: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3日發表評論説,隨著希臘債信危機擴大,臺灣會不會“希臘化”?已成為媒體熱門話題,再加苗栗縣負債風波方興未艾,更使臺灣地方政府財務問題又再浮上枱面,諷刺的是,不管財政狀況如何,先花再説的政治人物,卻往往受到選民支援,令人徒呼負負。

  希臘債信危機如果無適時法解決,不僅勢將破産,對全球金融情勢也必然會有連帶影響,臺灣亦難以倖免。現階段臺灣固然不致于“希臘化”,但仍有潛在危機。

  首先,臺灣外匯存底達4214?11億美元,外債為零;其次,臺當局累計債務不算太差,以IMF標準計算,2013年世界一般政府債務,佔GDP比率,日本243.2%最高,希臘175.1%居次,義大利、葡萄牙、愛爾蘭、美國等都超過100%,臺灣43.5%,顯示臺灣債務比率仍屬相對穩健;另外,臺灣各級政府赤字佔GDP比率0.8%,也遠低於希臘。

  儘管如此,臺灣各級政府的財政問題確實相當嚴重,如果不儘速改善,只會愈來愈惡化。苗栗縣發不出薪水,就是典型的例子。

  苗栗縣長傅學鵬2005年卸任時,負債202.7億元(新台幣,下同),劉政鴻2014年卸任時,負債已高達將近547億元。就事論事,劉政鴻在任內積極推動交通、觀光、工商産業建設,不能説沒有建樹;不過,他所花的許多錢,效益究竟如何?確實有檢討的必要!舉例來説,兩大男高音及莎拉布萊曼等國際藝文活動就花了2.17億元,百年燈會花了5?2億元,國慶煙火2.9億元,請問,苗栗縣的國際知名度打開了嗎?縣民的藝術水準提高了嗎?另外苗栗財政困窘、婦女生育津貼有必要調整到最高嗎?

  事實上,不只苗栗如此,其他縣市也不遑多讓,而且花錢花得越兇,負債越多的地方首長,受到當地民眾的支援度,通常也越高。

  以高雄市為例,從2012年7月開始“地方債務鐘”以來,高雄市幾乎每個月都蟬聯“地方債務王”;如今,高雄市累計負債和市民平均負債都是全臺灣之冠。兩相對照,臺北市的財政控制顯然要比高雄市好很多;可是民調上,郝龍斌卻比陳菊差一大截;去年“九合一”選舉,陳菊照樣高票連任,足見多數選民對財政惡化根本就不關心。

  令人痛心的是,這些地方首長拼命撒錢,把功績都攬到自己身上,爛攤子不是留給下任,就是要臺當局解決,而且還不斷要求提高舉債上限;但提高各級政府舉債上限,臺灣的主權評等勢必下降;而且地方政府揮霍無度,卻要臺當局買單,于法、于理、于情都説不過去,真正可行的做法,應該是增列強制還本的措施以及預警機制,明確規定直轄市、縣市、鄉鎮市長期債務達債限90%時,即應提出債務改善計劃及時程表,進行債務改善管理,如果仍未改善且有惡化狀況,臺當局即應採取懲罰措施。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