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臺灣經濟是否會走向新的衰退?

2015-07-06 10: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6選舉漸漸臨近,島內將焦點集中在選舉上,經濟形勢與經濟發展卻較少有關注,華廣網3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文章指出,最近以來,臺灣經濟增長率預測普遍下調,是臺灣經濟正在逆轉的重要標誌;同時,臺灣經濟重要指標表現普遍不佳,就臺灣行業與産業看,衰退跡象也逐漸顯現。臺灣經濟呈現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同時表現欠佳的狀況,預示著臺灣經濟形勢日益嚴峻。

  全文內容如下:

  就在人們將焦點集中在激烈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際,臺灣卻很少人關注臺灣經濟形勢與經濟發展,很少關注臺灣經濟困境在增大,很少關注臺灣經濟可能步入新一輪的衰落。

  最近以來,臺灣經濟增長率預測普遍下調,是臺灣經濟正在逆轉的重要標誌。5月22日,臺灣“主計處”將今年臺灣經濟增長預測值由年初2月份預計的3.78%下修為3.28%,下修了0.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不論是境外機構還是島內機構近來普遍紛紛下調臺灣經濟增長預測。其中,臺灣元大寶華研究院于6月23日將臺灣經濟增長率由3月預測的3.66%調降為3.32%,臺灣綜合研究院由上次預估的3.43%降為3.35%,顯示各界普遍看跌臺灣經濟增長,看淡臺灣經濟前景。臺灣經濟是否經歷短暫的上升增長之後重新陷入新一輪衰退,值得關注,這也將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候選人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

  最近以來,臺灣經濟重要指標表現普遍不佳。反映臺灣外貿出口的外銷訂單變化是出口景氣的晴雨錶。年初以來,臺灣外銷訂單增長就呈現減緩態勢,5月外銷訂單金額只有358億美元,年減5.9%,創下近2年來最大跌幅。其中,臺灣來自大陸與香港的接單連續5個月衰退 ,其中5月接單金額不足90億美元,年衰退11%。外銷訂單減少,外貿出口不佳,這是全球性現象,臺灣自然不能例外,最近以來外貿進出口雙雙下降,其中4月份,臺灣外貿出口下降11.7%,創下5年半來最大減幅。

  就臺灣行業與産業看,衰退跡象也逐漸顯現。6月24日,臺灣“經濟部”公佈資料顯示,今年5月,商業營業額為11671億元新台幣,年減4.3%,連續3個月下滑,扣除春節等因素後,創下2008年7月金融海嘯以來最大減幅,預示著臺灣內需在減弱。同時5月份,臺灣工業與製造業生産指數分別下降3.2%與2.6%,雙雙中止15個月以來的正增長。其中電腦電子産品及光學製品因消費性電子産品的國際競爭及新興市場需求減緩年降20%,創下2013年4月以來最大衰退幅度。

  可以説,臺灣經濟呈現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同時表現欠佳的狀況,預示著臺灣經濟形勢日益嚴峻。外貿出口受外部環境影響大,臺當局採取刺激出口的政策措施效果有限,要徹底改變的可能性不大。擴大內需是刺激經濟的關鍵,擴大內需的關鍵之一是刺激消費,但在後工業化時期的臺灣經濟狀態下,在工資長期停滯及當局財源不足的背景下,靠刺激消費難達預期效果。擴大內需另一重要途徑是投資,但臺灣的“政府投資”嚴重不足,公營企業投資規模不大,當局又無法充分主導與掌握民間投資,完全受市場決定,而島內“反商仇富”思潮蔓延,加上地方政府大力推動禁止使用燃煤的情況下,嚴重衝擊民間企業投資意願,加快民間企業出走趨勢,甚至連世界知名的麥當勞因在臺灣已無利可圖而有意出手;加上臺財經部門又刻意打壓陸資,導致大陸企業對臺投資大幅衰退。這些現象均顯示了臺灣投資環境惡化,無法通過刺激投資促進經濟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與格局下,臺灣要扭轉經濟長期性發展困境是非常困難的。即使日前臺灣經濟發展也傳出一些正面資訊,經濟景氣指標由代表低迷的藍燈轉為代表景氣轉向的黃藍燈,以及有專家預測下半年全球經濟會略有好轉,也無法改變當前臺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而且可能會陷入新的衰退。臺灣民眾對經濟景氣樂觀度開始降低,國泰金控公司調查公佈的“國民經濟信心”指標顯示,6月份“庶民”對現在及未來經濟樂觀指數同步由正轉負,創13個月以來最悲觀,同時對臺股信心指數創下20個月以來新低。

  臺灣房市也被專家看空,認為有崩盤的可能。6月16日,臺灣綜合研究院公佈最新經濟指標預測,認為臺灣連續兩年“打房”,導致房市交易嚴重萎縮,加上7月1日起容積率管制新辦法實施,房屋可能出現嚴重的供過於求的現象,要警惕“房市崩盤壓力可能浮現”。臺灣綜合研究院創辦人、知名經濟專家劉泰英日前表示,“臺灣經濟不太妙”,陷入“失焦式成長”。

  對於當前臺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與挑戰,臺灣社會關注的人並不多,除了傳統的紙質專業媒體有較多報道、分析外,臺灣許多電視、電子新媒體尤其是綠營媒體卻很少關注經濟議題,至多談一些薪資與貧富差距等民生問題,很少探討臺灣經濟發展面臨的真正困難與障礙,只是回避問題,或者將問題推給大陸(綠營認為大陸經濟增長放慢導致臺灣經濟困境)。這不只是不負責任的主觀説法,而且是在隱瞞臺灣經濟發展困境的真相,不敢將臺灣經濟發展的真正困境告知眾人,以免惹火燒身。

  眾所週知,臺灣經濟發展困境背後的真正原因是,島內民粹主義、保守主義日盛,又出現日益強烈的“恐中”、“懼中”、“抗中”、“仇中”以及“仇富反商”社會意識,加上藍綠對立嚴重以及藍綠對抗下“立法對行政的強烈牽制”,讓臺灣陷入嚴重的政爭,陷入政治對經濟的綁架怪圈,導致臺灣投資環境持續惡化,嚴重阻礙了投資,讓臺灣失去了發展的動力、活力與能力,讓臺灣經濟走上衰落之路。(王建民,本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