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港媒:歐盟大國爭入亞投行對臺灣的警訊

2015年03月23日 09: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23日社評指出:英法德意等歐盟大國近日不顧美國反對,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澳大利亞與韓國預計也會參加。臺當局“財政部長”張盛和上周在“立法院”答詢指出,目前沒有受邀,若受邀,願參加。就亞投行一事,臺灣官方其實知道以現行兩岸政策與互信受邀機率極低,但要坦率面對益發被邊緣化的事實很艱難。文章摘編如下:

  亞投行在英法德意等大國加入之後,氣勢一飛沖天,順利成軍後足以和西方主導的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分庭抗禮,標誌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已進入到足以主導大型國際組織的階段。“一帶一路”加上亞投行,一旦推動成功,將改變長期以來,以美國及西方世界為中心的世界秩序,這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最大盛事。

  博鰲亞洲論壇將於本週登場,在論壇主題“亞洲命運共同體”之下,亞投行、“一帶一路”等勢必成為論壇熱門話題,全球性議題。由於歐盟大國在短短幾日相繼宣佈投入亞投行的動作太大,臺灣輿論開始出現主張應加入亞投行的聲音,馬當局在“立委”與媒體詢問下也被動作出回應。

  臺灣是否加入亞投行、“一帶一路”?可分成兩部分來看,第一,大陸的態度。亞投行和“一帶一路”不同,前者是國際組織,第一批受邀與加入的成員皆為主權國家;後者是帶有戰略性質的重大經建計劃,臺灣非但未被拒絕,且有很大的參與空間。

  到目前為止,看不出大陸有邀請臺灣加入亞投行的可能性。特別是在M503航路事件後兩岸互信基礎薄弱,不接受“九二共識”的民進黨2016執政的可能性甚高,馬當局多年來呼籲大陸給予臺灣國際空間的議題應已嘎然而止。馬當局也了解加入亞投行之不可能,官員的回應説説罷了。“一帶一路”則是大陸以全球戰略為引導的外交、經建計劃,是歡迎臺灣投入爭取商機,但臺灣官方並無引導性政策。從中國西北進入中亞、歐洲這條走廊對臺灣多數業者相對是陌生的,臺灣業者若有官方政策引導才較有可能大舉投入。

  第二,美國的態度。臺灣不論是爭取進入亞投行、或拼“一帶一路”商機,都會挑戰到美國的亞洲政策。美國對亞投行一直是站在抵制立場,英法德意加入震撼華府,美國在亞洲的重要盟友韓國也快加入了,現在就看美國能否擋得住日本。臺灣受邀加入亞投行機會極低,所以不會有讓美國跳腳情事發生。但值得注意的是,臺灣連表態爭取加入亞投行都顯得很曖昧,至今只有臺當局“財政部長”上周在“立院”答詢提到“若受邀願加入”,包括臺灣“府院”以及“外交部”、陸委會都未正式錶態。馬當局對“一帶一路”也同樣低調,且提出諸多質疑。馬當局態度明顯是受到美國制約,深怕與大陸走太近,引起華府不滿。

  臺灣現階在發展上有三大難題,第一是民粹,第二是“恐中”,第三是受美國操控;三大難題加起來,註定處處碰壁。以經濟面來説,兩岸服貿、貨貿協議看來都沒機會了;爭取加入TPP、RCEP門檻太高,民粹當道機會也不大;當中國大陸在亞洲的主導力量愈來愈強,臺灣卻被美國緊緊綁住,成為“抗中”集團一員,可謂“三大皆空”。

  去年的太陽花學運加深了臺灣上述三大難題,如果臺灣的企業、資金與人才看不到光明的出路,出走是必然的趨勢,這與2016選舉結果沒有必然關係。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