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反ECFA 竟還侈談兩岸和平穩定

2015年03月11日 08: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3月11日發表臺灣前“經建會主委”尹啟銘的評論説,日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登記其民進黨內“總統”初選,據其表示,民進黨政策非常清楚,會致力維持兩岸和平穩定。但回顧該黨過去一貫立場是“逢中必反”,力阻ECFA,破壞兩岸和平,陷産業、經濟於困頓,不知蔡英文主席是不是仍在説的是一套,做的卻又是另一套?

  兩岸在2010年6月簽署ECFA,7月5日WTO秘書長拉米就説:ECFA可以改善兩岸關係,確保臺灣産業競爭力、融入世界經濟及吸引投資。隔年1月,美方讚揚兩岸ECFA,支援兩岸發展和平關係,樂見雙方在經濟、政治等領域增加對話與互動。知名學者史坦巴克2014年3月在《亞洲時報》專文Taiwan trade pact vital for growth亦指出,ECFA服貿協議有6項重要意義,其一是兩岸關係較前穩定,可促進臺灣安全和繁榮;另一則是有利臺灣進一步與其他國家整合,此和臺灣的未來關係密切。

  由上顯見,ECFA有助兩岸和平穩定是經濟之外,國際間關注的重點。但是自2009年2月臺當局開始推動ECFA迄今,民進黨等在野黨及逢中必反媒體就對之持續扭曲、攻訐、誤導社會大眾。現今ECFA服貿尚被民進黨卡在“立法院”,蔡英文有上一説,應對該黨的作為先有個清楚的交代。

  兩岸簽署ECFA後,臺灣又陸續和紐西蘭、新加坡完成經濟合作協定。紐西蘭是個與大陸有特殊關係的國家,在大陸申請加入WTO時,她是第一個和大陸完成談判的會員,也是第一個在WTO架構下承認大陸是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至於臺灣與新加坡協定,有一力反ECFA的陳姓學者表示,若非大陸阻撓,9年前臺灣與新加坡就已簽FTA。

  但據了解,2004年臺灣方面人員曾和新加坡方有關人士面談,探詢雙方FTA為何受阻。新加坡方人員説明,中國大陸曾表示,陸方並不反對臺灣以WTO為架構的經貿活動;其次,臺灣與新加坡FTA一案,新加坡方主要考慮美國態度及兩岸互動是否良好;第三,新加坡方對臺灣方的保密低調處理已經沒有信心。因此,該人士建議,在臺灣政局穩定、國際局勢較緩、新加坡政府確信臺灣方將信守保密處理之後,雙方才能推展FTA。而就在該年,臺當局“外交部長”以鼻屎喻新加坡,以“LP”批新加坡抱中國大陸大腿,臺灣還能對與新加坡FTA有所期待嗎?還要把當時臺新FTA受阻的責任完全推諉給大陸?

  2011年8月蔡英文發表“十年政綱”時指稱:“馬當局一再表示如果臺灣跟中國簽訂ECFA,就可以與其他國家簽訂FTA,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主要的國家能夠與我們洽簽FTA。”從臺灣新加坡、臺灣紐西蘭經濟合作協定,證明了兩岸ECFA確實有利臺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請問蔡主席:民進黨為何還在反對ECFA?

  反ECFA人士批判的重點之一是ECFA成效不彰、會造成重大衝擊。其實這些人都知道,ECFA只是一個架構性協議,要等貨品貿易和服務貿易協議完成後,效益才能彰顯。反對人士一方面力擋服貿,另方面批判ECFA成效不彰,豈不就是在扯著別人的後腿,卻又痛責那人跑不快!即使如此,甚至ECFA早收清單優先降免關稅的貨品也只有539項,但是2011~14年臺灣早收清單上貨品出口至大陸平均年成長8.2%,遠超過臺灣對大陸總出口的成長率1.8%。另外,ECFA簽署後,臺商重新佈局,回臺投資及擴大在臺投資者,有工具機、汽車零組件、輪胎、紡織、光學、樹脂等早收清單上的産業,在在顯示,ECFA確已産生初步的效益。

  至於編織謊言不實誇大ECFA衝擊者更是汗牛充棟。例如中興大學某陳姓教授宣稱:若開放ECFA服貿,批發零售可能會有35000至10萬人失業。殊不知2009年6月臺當局開始分批逐步開放大陸來臺投資時,批發零售業就已在開放名單;5年多來,大陸赴臺投資者以該行業所佔比率最高,但是該行業就業人數不僅未減,反而增加了9萬人,成長5.2%。

  2013年11月蔡英文出訪新加坡併發表演講,她宣稱,民進黨並不反對臺灣和中國大陸建立自由貿易關係,但堅持臺灣須同步融入區域經濟整合。證諸該黨數年來對ECFA的霸淩和蔡主席屢次所言對比,幾可用“倒行逆施”加以形容。蔡主席如真要維持兩岸和平穩定、以臺灣經濟為念,不必談天邊的彩虹,就請從支援眼前的ECFA做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