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閩粵自貿區能給港澳臺帶來什麼?

2015年03月23日 08:41: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在廣東、天津、福建這三個新獲批的自貿區中,其中兩個分別毗鄰港澳和臺灣。筆者認為,閩粵兩個自貿區的設立釋放了大陸(內地)繼續重視港澳臺地區經濟發展的信號,它們將讓港澳臺地區與大陸(內地)經濟合作更加緊密,共用經濟紅利的方式也“更接地氣”。“讓兩岸及港澳攜手,一起賺世界的錢”不再是一句空話。

  首先,從內部互動的角度來看,閩粵自貿區讓內地與港澳、大陸與臺灣的經貿合作安排以更具體的方式得以“落地”。

  在最近商務部申報國務院的新設自貿區總體方案中,福建自貿區擬以“對臺開放”和“全面合作”為方向,以兩岸經貿合作為核心;廣東自貿區則主要面對港澳,打造CEPA升級版。

  事實上,內地與港澳于2003年分別簽署了CEPA,大陸與臺灣也于2010年簽署了ECFA。不過,如果想進一步提升港澳臺與大陸(內地)的經貿合作,僅僅只是文本的條款規定顯然還過於寬泛,有些細節問題和配套措施還沒有辦法跟進解決。比如雖然商品往來享受通關便利、稅收優惠,可是投資生産的環節還是關卡重重怎麼辦,倉儲物流費用過高怎麼辦?這樣下來企業依然沒有享受到商品“免稅”帶來的利潤。

  而自貿區的設立則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它們不只為商品流通,還為商品流通前的投資、生産,流通後的物流、倉儲、加工、轉運環節提供了場所,讓雙方的經貿安排更全面,更加落到實處。

  據已透露的資訊,廣東自貿區方案預計採取“3+1”模式,即包括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及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總面積931平方公里,是目前上海自貿區面積的33倍;福建自貿區則包括平潭、廈門和福州新區,面積550平方公里。

  這些自貿區將讓港澳臺地區的企業和民眾更能施展身手,獲得“看得見”的利益。當前的香港和臺灣,經濟形勢不好,就業環境不景氣,年輕人在發展道路上壓力較大。但同時,港澳臺地區的年輕人和大陸(內地)的年輕人一樣,都充滿了創意和夢想,只是需要一個平臺讓他們表現自己。2015《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李克強總理頻繁關注“創客”的時代,大陸(內地)青年有中關村等創客空間來實現夢想,作為同胞的港澳臺青年自然也不應掉隊,而閩粵自貿區就是他們的“創客空間”。在廣東,前海有“青年夢工廠”、橫琴有面向澳門青年的創業園,它們已經在為港澳青年的創業搭好舞臺。

  此外,除了商品生産和貿易,金融、交通運輸、商貿服務、文化服務、社會公共服務等服務類行業也可以在這裡註冊開張,解決了過去有文本但是難落地的局面。

  其次,從與外界交流的視角來看,閩粵自貿區將在對接臺港澳的基礎上與港澳臺“抱團”走向世界,共用國際經濟的紅利。

  相比于CEPA、ECFA等協定,自貿區的定位更具國際性,它的實踐將讓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世界。因此,閩粵自貿區雖然有“對接”臺港澳的意味,但絕不是把自己限定在“雙向交流”的層面。

  如同上海自貿區作為整個中國尤其是長三角經濟帶的窗口走向世界、天津作為京津冀經濟區的窗口走向世界一樣,廣東自貿區的設立將攜同“粵港澳”、福建自貿區將攜同“閩臺”一起走向國際,在互相協作的基礎上搶佔國際金融、貿易、投資、研發、製造、服務的尖端領域,共用世界的經濟紅利。

  在這裡,來自港澳臺的企業可以先行試驗,再將成果推向國際;而外國企業也可以在這裡嘗試將項目“本土化”,再考慮轉進大陸(內地)或臺港澳。不論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自貿區都將成為起承轉合的樞紐地。

  當然,這些成果的實現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例如臺灣就規劃了“自由經濟示範區”,形成“六港一空一園區”的格局,重點發展智慧物流、國際健康、農業加值、金融服務及教育創新五大領域産業,有可能對接大陸的“福建自貿區”。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民革、臺盟、臺聯聯組討論會時表示,我們願意讓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願意為臺灣青年提供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舞臺。如今,閩粵自貿區的設立不僅為臺灣同胞,也為港澳民眾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讓大家真正有機會共用經濟紅利,一起賺世界的錢,也更有同胞一家親的體驗。(文/桃花島主)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