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中韓自貿區火了,臺灣不能只是急了

2015年03月09日 09:20: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就在兩會召開前不久的2月25日,中韓兩國完成對中韓自貿協定全部文本的草簽。3月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到,中韓自貿協定對臺灣地區的經濟和産業發展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對兩岸服貿協議的實施和正在進行的貨貿協議的談判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對此,商務部長高虎城表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商談,起步是早于中韓自貿協定的,用一句俗語來講就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臺灣業界的關注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韓國和臺灣在某些産業上是有同質性競爭的,這種局面也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高部長的回答中規中矩,而臺灣方面對此的回應一直只是“急了”“憂心了”,除此之外,是否能有一些新東西?比如,臺灣內部能否在兩岸經貿合作議題上凝聚更多共識,不要總是在如何應對區域經濟合作潮流的課題還沒著落之前就吵成一團、無所適從,也不要總是指望大陸為了ECFA一直等著臺灣,甚至奢望大陸連其他自貿區協定都一再延後。

  全國政協委員、海協會會長陳德銘曾表示,在ECFA和服貿議題上,大陸願意等臺灣一段時間。事實上大陸也確實等了,只是臺灣的速度一直沒跟上來。要知道,早在2010年的6月,ECFA大框架就已經簽署了,然而,四年多過去了,只是落實了一個早收清單,作為ECFA主體部分的服貿協議和貨貿協議卻遲遲未能落實。如此遲緩的速度,對臺灣産業界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服貿受阻,原本受惠最大的臺灣金融業的美好期待只能暫時落空,攸關銀行、證券、保險三大業務發展。服貿一旦不過,原本可以跟著受益的75萬金融從業人員、280萬投資大眾都將受到影響。

  至於民進黨反覆宣揚的“ECFA無用”“服貿弊大於利”等論調,確實迷惑了一部分島內民眾,而且也直接影響了ECFA和服貿協議的落實。這種阻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鬆動的跡象。

  好在這次兩會上,海協會長陳德銘以及商務部長高虎城都都對臺釋放了足夠的耐心和善意,也表示出了一定的信心。正如習近平在3月4日發表的對臺政策重要講話中所強調的,兩岸關係中確實還存在著歷史遺留問題,前進道路上還會遇到各種新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共同努力。

  目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希望臺灣方面能夠落實已經達成的成果和推動後續的商談,為構建兩岸經貿制度化合作新機制共同努力。

  臺灣雖然急了,但如陳德銘所説,關鍵還是“取決於臺灣方面”。臺灣是急而相向而行,還是其他,還有待觀察。(文/劉國民)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