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中韓FTA給臺灣地區帶來什麼啟示?

2014年11月03日 14: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會議期間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和韓國總統樸槿惠會談,一旦韓國與大陸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勢必嚴重衝擊臺灣經濟發展,臺灣應設法急起直追。

  臺灣《中華日報》2日社論指出:經濟貿易全球化是一股無法抗拒的趨勢與潮流,在這股趨勢與潮流之下,世界各經濟體紛紛進行區域經濟整合,作為提升經貿競爭力的手段。根據統計,1992年全球區域貿易協定只有50個左右,到2013年7月底,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登記生效的區域經濟協定,已經達到379個。

  以FTA為主的區域經濟協定,大多以降低關稅甚至零關稅為主要內容。而FTA具有相當程度的排他性,美韓FTA已于2012年3月15日生效,一旦中國大陸和韓國也簽署FTA,包括臺灣在內,凡是韓國經貿競爭對手受衝擊程度都會加劇,臺灣如果沒有擴大和區域經濟體簽署FTA,進出口貿易就會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

  臺灣慣以韓國作為比較對象,特別是近幾年韓國經濟成長速度超越臺灣,相對擠壓臺灣經濟成長力度;究其原因,在於韓國積極和貿易夥伴洽簽FTA,從2004年開始,至今已和美國、歐盟、加拿大、澳洲等簽署12個FTA,尚有多個正在洽簽。根據臺當局“經濟部國貿局”估算,僅以韓國和美國、歐盟兩大經濟體的FTA計算,對臺灣出口衝擊就高達台幣5000億元(新台幣,下同)。

  韓國積極和大陸洽簽FTA與兩岸政經情勢有關。2009年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韓國擔心兩岸優勢互補,侵蝕韓國在大陸的競爭力,而大陸是韓國貿易順差主要來源,今年來自大陸的貿易順差可望突破1千億美元;因此,儘管韓國已與美國、歐盟簽署FTA,但還是積極與大陸洽簽FTA。

  兩岸簽署ECFA之後,ECFA架構下的協議卻進展不順,尤其是去年6月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至今仍然無法走出“立法院”大門。反觀韓國,儼然以“後發先至”的銳勢,可望年底前與大陸簽署FTA。一旦中韓完成簽署,臺灣原有的優勢將拱手讓給韓國,其後果不可想像。

  臺灣出口産品從三C、石化、鋼鐵到機具5到8成與韓國重疊,出口大陸産品重疊性更高,例如液晶面板,臺灣和韓國在大陸市佔率分別為23%和27%,中韓FTA生效後,韓國産品享有關稅優惠,臺灣和韓國在大陸市佔率勢必出現消長。估計臺灣對大陸出口的各項産品約有2%至5%會被韓國産品取代;平板及機具等微利産品可能會被韓國踢出大陸市場。

  臺灣因政治紛爭而使經貿停滯,被《華爾街日報》譏諷為“自甘落後”。韓國是臺灣經貿競爭主要對手,不斷藉由簽署FTA提升競爭力;大陸則是臺灣重要出口市場,中韓FTA上路之後,臺灣處境勢必更加艱困。朝野應擱置政治分歧,合力推動對外經貿整合,不容“自甘落後”成為重挫臺灣經濟的冷酷事實。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