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上海自貿區是兩岸金融合作的重要機遇

2013年09月26日 09: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備受矚目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於週日掛牌,臺灣方面上月亦成立了自由貿易示範區。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近年兩岸經貿關係日趨緊密,如今又不約而同積極建立經濟試驗區,可以相互取經學習、交流合作,為兩岸經貿往來尋找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評論摘編如下:

  備受矚目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於週日掛牌。無獨有偶,臺灣方面上月成立了自由貿易示範區。近年兩岸經貿關係日趨緊密,如今又不約而同積極建立經濟試驗區,可以相互取經學習、交流合作,為兩岸經貿往來尋找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昨日國臺辦發言人楊毅表示,大陸支援上海自貿區及包括平潭實驗區在內的海西經濟區,與臺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交流合作。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涵蓋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區域。大陸建立上海自貿區是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主要任務是要探索中國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推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行政體制改革,促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於培育中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臺,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而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也是在現有的包括臺北在內的6個自由貿易港的基礎上建立而成,區內將放寬市場投資限制、調適相關法規,營造良好投資環境,並藉以創造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條件,以有效提高臺灣競爭力。

  從兩岸各自成立經濟試驗區的目的來看,可謂不謀而合。主要的特色都是著眼于制度創新以及更深層次的改革,而非僅僅是租稅優惠。兩岸都希望形成一套與國際自由貿易接軌的模式,從而增強競爭力。這無疑有助於推進兩岸整體層面的經貿活動正常化與自由化進程。但也有人擔心,兩岸同時建立經濟試驗區,尤其大陸在鄰近臺海的福建建立平潭綜合試驗區,會與臺灣方面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形成競爭關係。甚至島內有媒體大肆宣揚“大陸要與臺灣搶資金”。

  其實,任何商業活動都會産生競爭,但同時也會創造出新的合作機會,包括貿易合作、投資合作、金融合作,並衍生相關産業合作。兩岸有關方面如果進行溝通與協調,有利於避免惡性競爭,從而創造雙贏局面。上海自貿區正是兩岸金融合作的重要機遇。據悉,上海自貿區其中一項改革亮點是實行利率自由化、匯率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而臺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也以金融改革、鬆綁兩岸經合限制為主軸。兩岸日後可借此深化金融合作。此外,有專家分析,上海自貿區可促進人民幣跨境交流,有助於臺灣推出更多人民幣投資産品。而臺灣一直希望成為繼香港之後的又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需要足夠的人民幣來源和更多金融産品,上海自貿區正好在這兩方面,為臺灣提供難得的發展契機。

  上海自貿區倘若試驗成功,大陸經濟將會更上一層樓。俗話説“近水樓臺先得月”,在大陸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臺灣方面也應把握機遇,以更積極、開放的心態與大陸合作,為島內“悶經濟”尋覓解藥。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