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兩岸經合會再傳佳音

2012年12月12日 09: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海協會與海基會于11日舉行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經合會)第四次例會,本次例會達成多項共識,成果豐碩。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經合會肩負落實和推動ECFA的重任,雖然任務艱巨,但屢屢交出佳績,不負眾望。期盼經合會再接再厲,進一步促進兩岸經合製度化。

  評論摘編如下:

  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第四次例會傳來佳音:兩岸服務貿易後續協商可望年底前完成。這對於臺灣方面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島內一直期待能儘快完成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後續協商,尤其當祖國大陸、日本與韓國宣佈啟動洽簽自由貿易協議,以及東盟十國與祖國大陸、日本、韓國、印度、澳洲、紐西蘭也將啟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後,更是心急如焚,擔心被“宿敵”韓國捷足先登,搶佔大陸市場。   

  ECFA簡單來説,是兩岸的一個“免稅協議”,將大大降低兩岸産業的成本,增強競爭力。然而,光有好的政策並不夠,還必須認真落實和推動。目前兩岸旅遊事務可由海旅會和臺旅會處理,而航運方面由臺灣航運協會和大陸航運交流協會負責,但經貿交流則無專門的溝通管道。尤其ECFA牽涉範圍甚廣,若事無巨細,均由海協會和海基會一手包攬,兩會必不勝負荷,也可能耽誤了兩岸其他重要事務的協商。所以,根據ECFA第11條規定,兩岸于2011年1月成立經合會,負責ECFA後續磋商及落實ECFA相關事項。   

  經合會每半年召開一次例會,迄今共舉行了四次會議,可謂成果豐碩,不僅回顧和評估ECFA早期清單的執行情況,更積極推動ECFA後續協商,使兩岸終於在今年8月簽署了投保協議,為兩岸工商界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而後經合會馬不停蹄,又繼續投入兩岸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後續協商,還啟動了爭端解決協議的商談。   

  目前兩岸有四百多項産品的關稅從今年開始已降至零,為臺灣廠商節省了超過5億美元稅金。由於當時兩岸秉持務實精神,先達成共識的項目先開放,所以只簽署了包括兩岸貨物及服務項目共五百多項在內的早收清單。但兩岸貨物種類多達數千種,所以後續協商迫在眉睫。貨品貿易牽涉甚廣,今年完成協商的機率不高,但服務貿易內容相對簡單,兩岸年底前完成商談不無可能。   

  這次經合會傳來的另一項好消息是兩岸經貿團體互設機構已完成審批程式,即將掛牌運作。由於兩岸經貿日益頻繁,在當地設立辦事機構,已是刻不容緩。

  經合會肩負落實和推動ECFA的重任,雖然任務艱巨,但屢屢交出佳績,不負眾望。期盼經合會再接再厲,進一步促進兩岸經合製度化。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