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灣該怎樣歡迎“大陸+臺灣”?

2009年06月02日 09:35:00  來源:
字號:    

  “CHAIWAN”是什麼?大部分臺灣地區民眾對這個字眼尚未知其詳,但據説國際間已令人聞之害怕發抖。“CHAIWAN”者,即“大陸加臺灣”。臺灣《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這兩個經濟體聯手闖世界對抗金融危機,其區域影響已開始顯現。

  社論摘錄如下,

  韓國日前出現媒體評論,指臺海兩岸間近來密切的經貿合作,尤其在資訊科技業的攜手分工已對韓國造成重大威脅;例如韓國面板業今年第一季大幅衰退,據説就是“‘CHAIWAN’兇猛追擊”的結果。

  “CHAIWAN”不但是兩岸間産業技術合作,也包括了資金往來,最近連臺灣地區的菜籃族都可感受到“CHAIWAN”熱錢的威力。臺灣地區股市猛漲得有點不可理喻,眾人皆知是“資金行情”,但也擔心洪水猛獸不知伊于胡底。此外,大陸採購團連番來臺,動輒數百億上千億商機。僅僅“家電下鄉”一個政策,臺灣地區廠商就可獲得難以估量的、令韓國同行垂涎三尺的利潤。

  從金融風暴中蹣跚著想站起來的臺灣地區,對“CHAIWAN”當然多所憧憬。有人對“CHAIWAN”前景大大看好,認為臺灣地區地區多年來累積的科技業人才、技術,加上中國大陸的腹地和低廉人力成本,兩岸産業分工如虎添翼,大有睥睨天下的本錢。不過,並非人人都如此樂觀。臺灣仍有意識形態強硬者在頑抗與大陸的任何合作,連ECFA都要杯葛。也有專家對股市悖離基本面的資金行情感到不安,擔心熱錢來得快去得也快。

  對於“CHAIWAN”的正面和負面看法,老實説,各有道理。兩岸如此密切合作,是半世紀以來的全新經驗,但有些基本規則是不變的。全球化趨勢中,産業分工絕對必要,但臺灣地區應掌握比較利益,站穩自己的利基,不要搭了資金行情的便車就樂昏頭。不管看來多麼有利的情勢,一定要保持自己進取的盡頭,不可盲目樂觀。在這樣的自覺和自信上面,臺灣地區才有資格歡迎“CHAIWAN”。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