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陳先才:開創兩岸關係歷史進程的“習馬會”

2015年11月08日 09: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今年11月7日在新加坡成功舉辦的“習馬會”,無疑是兩岸關係發展史上的重大政治性事件,直接開啟了兩岸最高領導人直接交流與溝通的歷史先河,這對於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持臺海和平穩定都深具特殊而重大的意義。在兩岸關係發展歷史進程中,“習馬會”無疑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它有助於大幅度提升兩岸關係發展的高度與深度。

  “習馬會”有助於鞏固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

  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無疑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成果之展現。從兩岸關係發展的歷程來觀察,海峽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至關重要。而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就是海峽兩岸雙方都要堅持“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李登輝、陳水扁執政的近20年時間裏,兩岸關係之所以動蕩不安,臺海局勢長期緊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雙方的政治互信不足。而在2008年以來,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雙方在“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等政治態度上達成共識,兩岸關係由此進入1949年以來最好的歷史時期,兩岸政治互信有了很大的進展。因而兩岸能夠在短短7年多的時間內,就簽署了20多項合作協議,並初步建立起制度化的合作機制。而“習馬會”的舉辦,將進一步鞏固海峽兩岸的政治互信基礎,更是兩岸在1992年就一個中國原則問題達成高度共識之後的重要進展,有助於鞏固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事實上,在此次“習馬會”上,兩岸領導人都多次談到“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性,都強調要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認為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些都有助於海峽兩岸凝聚共同的政治基礎。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