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呼籲:新北烈焰焚身之痛,我們一起承擔

2015年07月01日 08: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新北市八仙樂園彩色趴,上千人參與歡樂,一次粉塵氣爆竟然把人們推入煉獄,造成超過500人輕重傷,其中221人傷勢嚴重住進加護病房;受傷者全是嚴重燒燙傷。臺灣《中國時報》7日1日發表社論指出,這是臺灣史上最嚴重、最慘烈的公安事件,以單一事件傷亡人數計,僅次於921大地震,面對烈焰焚身之痛,我們一起承擔。

  社論摘錄如下:  

  這個意外事件震撼了臺灣社會,民間自發性的捐款與為傷者祈福已經開始,期望那些正受苦、甚或與死神拔河的年輕生命能安然度過這關;更讓人不忍的是,那些嚴重燒燙者,即使度過生死關,未來仍必須面對長期的復健、多次手術的漫漫長路,這些年輕的生命,一定需要政府與民間社會共同投入、全力支援,才能熬過痛苦、傷痛,才能度過重重難關,回到生命中的正軌。

  八仙粉塵氣爆案有別於其他公安意外,除了人數極多,就是受傷者都是燒燙傷,許多嚴重受傷者燒燙傷面積都超過50%,甚至高達80%、90%。傷者除了第一時間就醫處理保住生命、避免感染外,未來還要面對長期且多次的輸液、減壓、清創、植皮、矯形等手術及復健過程。那是一個漫長又痛苦的過程,醫療過程幾乎全屬於健保未給付項目,且費用高昂,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坦白説,不僅經濟弱勢家庭無法負擔,一般中産階級家庭也難以負荷。如果得不到其他力量的支撐,這些受傷的年輕生命、他們的家庭,很可能無法走過那一關又一關的崎嶇路。

  因此,我們建議臺當局立即與民間聯手,建立一套機制,這套機制不僅在因應現階段緊急救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協助傷者在面對長期的醫療、手術、復健時,在醫療輔導、經費需求,甚至心理支援上的需要。

  在臺灣現在法令與體制下,臺當局可能無法百分之百以政府預算經費、健保給付支付傷者未來醫療與復健所需;雖然政府的公信力、官僚單位的行政效率,很難令人信賴,但無可否認,政府仍是擁有最多資源,最能長期支援傷者及傷者家庭的部門。因此,我們建議考慮仿傚“921重建委員會”方式,成立一個專責委員會,除了相關部會外,邀請外部具公信力與專業的醫療單位、醫師及相關社會團體,還有受害者代表一起加入。

  這個委員會主要功能就是協助所有受傷者與其家庭,解決其在法律、醫療、經費上的問題。例如民間已經開始發動捐款活動,多家企業已捐獻數百萬到上千萬元,累積金額已數億元,預估金額仍會持續增加。其他還有保險賠償、向業者索賠等經費。這些款項如果明確屬於受傷個人的賠償,當然直接交付傷者,更多則是非明確捐款給特定人者,必須有一個專業又有公信力的單位統籌運用及分配。這是一個決策單位,協助執行的幕僚單位宜由相關政府單位──如“衛福部”擔任。在這個委員會中,臺當局儘量擔任協助、支援角色,而非主導、決策角色。

  一旦委員會成立,一來受傷者有明確的諮詢、協助窗口,給予必要且專業的協助;二來委員會可就受傷者醫療與復健的需求作出評估,必要時對外再募款。三來,如無一個受傷者與社會共同接受的單位負責,民間愛心捐款事實上是難以、甚至無法動用,因為無法針對所有受傷者不同的情況與需求,作出公平的分配。此外,傷患家屬已提出的向業者求償,或是有關政府是否出面代位求償等事,都可以透過委員會作妥善的安排與解決。嚴重燒燙傷人數眾多,如何統籌調集醫療資源投入,有專責單位負責更佳。

  對於數百位年輕生命,在即將迎向朝陽之際,卻因遭逢意外而打亂生命的軌道,我們感到難過、不忍,更為傷者祈福;未來的醫療與復健之路必然艱辛又痛苦,同時伴隨著家人的付出、龐大醫療費用的重擔。

  我們呼籲臺當局儘快提出協助八仙氣爆受傷者的方案,讓傷者與家屬安心、有所依恃,讓社會協助他們走過未來的道路。我們不能承擔你們的痛苦,但我們可以幫忙承擔其他!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