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新北粉塵爆炸悲劇的教訓

2015年06月30日 07:52:00  來源:東方網
字號:    

  6月27日晚8:30分左右,臺灣新北市八里的八仙水上樂園舉辦“彩虹派對”,舞臺上疑因粉塵爆炸,大量燃灼性的不明粉末擴散在空中,大批遊客因此而被灼傷,現場混亂,人們瘋狂逃生,相當狼狽,相當緊張,相當無奈。截至記者第一時間發稿時,初步統計的受傷人數已達205人。其中,82人重傷,123人輕傷。(《新京報》6月28日)

  公共安全應該是一種煩惱,這種煩惱誰來擔心呢?從大眾角度上來説,單個個體即個人都不願意承擔這種煩惱,那麼公共危險就容易發生。

  據媒體報道,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下午到北投榮民總醫院探視八仙樂園粉塵爆炸案傷員與家屬,這位重傷患者的父親緊握馬英九的手,情緒激動、滿面淚痕地説,“我女兒比你女兒還漂亮,一生都毀了”,馬英九盡力安撫,他十分悲痛的表示“我的孩子無辜,只是去玩呀。”

  要知道,公共安全這個危險問題不會給人們開玩笑的,哪怕只是去玩,只要稍不注意,具備安全隱患爆發的條件,那麼這種災難就會爆發。

  據這起悲劇發生的根源來講,就是這些藝術家們、表演家們單純為了追求舞臺效果,而忘記了有誘發安全事故的可能,可以説是樂極生悲。據報道,事發時現場正噴撒彩色粉末,而粉塵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裏就容易發生爆炸。正如臺灣“消防署”倡導教官楊書銘感慨地説,其實不只彩色粉末會爆炸,麵粉、奶粉都有可能爆炸。從2014年倡導至今,很少民眾覺得會真的發生在現實生活,如今噩夢成真,希望趁機呼籲民眾用“粉”安全。由此可見,專業人士與公眾的看法很不同。

  正是這樣,一方面公眾的麻木以及盲目的樂觀認為公共安全與己無關;另一方面專業人士以及政府主管部門即使知道很危險,也鞭長莫及。

  所以,對於公共安全問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責任。要控制該控的人,要把握解決問題的關鍵,這裡面涉及公共權力、民主以及自由問題。

  從這個方面説,對於那些危險人士、危險場所以及危險時空要管制。如果讓他們自由了,那麼社會公共安全也就無法從根本上得到保障。反過來説,平時,那些危險人士、危險場所以及危險時空也很正常,如果個人或者公共權力來限制他們的權利施展,那麼是不是違法了呢?這需要從立法上來一個準確界定,讓公眾更自由,就要有人不自由。

  名與利相生,法與責隨行。如果這個社會過於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那麼,公共安全以及公共責任誰來擔負誰來操心?新北粉塵爆炸悲劇之所以發生,跟公共場所無管制以及專業人士不在場監督息息相關。

  那麼,對於這起事故來講,不僅僅要追究所在單位的責任,更要從制度上堵塞漏洞,亡羊補牢,構築起一環緊扣一環的無縫對接的安全網。(毛承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