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國民黨邁向“朱立倫時代”

2015年01月19日 08:3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17日上午8時至下午4時投票,結果于當天下午6時許揭曉。朱立倫一如外界預料順利當選,得票率為99.61%,創下國民黨開放黨主席直選以來新高。

  國民黨主席補選選舉監察委員會召集人許水德宣佈,此次黨主席選舉投票率為56.34%。在349374名具有選舉權的合格黨員中,朱立倫獲得196065票。

  當選後,朱立倫並未發表公開談話。但去年12月12日宣佈參選時,他表示,國民黨在11月29日臺灣地方“九合一”選舉遭遇空前潰敗,在國民黨最灰暗的時刻自己不能棄而不顧,必須參選黨主席,對國民黨進行大破大立的改革,找回創黨精神。他還就解決當下臺灣社會爭議強烈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提出了主張。

  53歲的朱立倫將於19日就任,並公佈黨務人事安排,國民黨由此進入“朱立倫時代”。在國民黨的艱困時刻,這位“百年老店”的新掌櫃將面臨嚴峻挑戰。

  17日出版的臺灣《聯合報》分析説,朱立倫接掌國民黨後,將面臨“七大關”,包括5席“立委”補選、黨産處理、黨務改造、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提名、如何找回流失黨員以及吸引年輕人入黨等。

  文章説:“朱當選國民黨主席,看似征服一座政治高峰,但現實是,爬抵峰頂四顧,方知困于群峰間;闖過這七關,才能找到‘政治最高峰’的登山口。”

  “國民黨要想浴火重生、谷底翻身,很多事不是朱立倫一個人想做就能做的。”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朱衛東,受制于國民黨的權力架構和現實處境、島內的政治生態和兩岸關係環境,朱立倫面臨的挑戰與困難很多。他就任後必須妥善處理好相關問題,國民黨才能東山再起。

  2009年,朱立倫以國民黨副主席的身份受邀參加了首屆海峽論壇,去年6月又在新北市與首度訪台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會面。

  “在國共兩黨關係和兩岸政策層面,朱立倫很可能‘馬規朱隨’。”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説,2008年以來,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一直是得分的,馬英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的成果可圈可點,得到臺灣民眾、大陸方面及美國的普遍肯定,朱立倫當選後國民黨兩岸政策的大方向不會改變。

  17日晚,在回復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賀電的電文中,朱立倫表示:“貴我兩黨于過去六年多來,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下,積極推動各層面的交流合作,已為兩岸和平發展開創歷史新局,並在貴我兩黨間建立了良性互動模式,積累互信基礎。”“期盼貴我兩黨在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上,繼續擴大交流,創造互利雙贏,促進兩岸永續的和平與繁榮。”

  臺北大學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又平認為,不管學術背景還是從政經歷,朱立倫都顯示出務實的特質,是既有理想抱負又懂得務實操作的政治人物。擔任黨主席後,他應該會尋找衝擊比較小但又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的兩岸政策路線。

  “朱立倫的兩岸政策路線,一定是在既有的‘九二共識’基礎之上,繼續尋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任何可能,這是沒有疑問的。”臺灣輔英科技大學教授蘇嘉宏説。(記者陳斌華 許雪毅 趙博)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