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新一代政治人物能否為臺灣開啟新政局?

2015年01月19日 08: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18日發表社論,認為柯文哲、朱立倫將開啟臺灣新政局,文章摘錄如下:

  自臺北市長柯文哲躍上政治舞臺,新聞記者從此再也不缺政治話題,他風格獨特,行徑迥異於過去政治明星,不但超級敢言,更經常失言,卻失言不失分,絲毫不減損其政治光環,反而掀起了一股政治旋風。“九合一”選舉幾乎崩盤的中國國民黨,17日選出朱立倫為黨主席,吳敦義、胡志強將隨著馬英九這艘大船漸漸出境。青年世代崛起、中生代人心思變,柯文哲、朱立倫兩位新一代政治人物,能否為臺灣開啟新政局?

  先談談柯文哲現象,他敢言,甚至敢把自己比喻成獅子,於是對手便成了譬喻中的狗;他更自稱狂人、自覺已經是“民間的神”,面對大巨蛋遠雄的壓力,自認理直更是氣壯。柯文哲的失言,有的是情緒性失言,例如指責社會局長許立民的安排“搞得他媽的好像作秀”,有的則是敘述上的用語引起了誤會,例如外界以為他要求臺北市學校全面停止訂報。針對情緒失言,柯文哲立刻道歉;至於用語不精確,他後來也補充説明,是要求有人看的報紙才要繼續訂。

  敢言而又經常失言的柯文哲,之所以能受到民眾支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體現了“庶民政治家”的精髓。柯文哲行事與發言,往往能貼近基層民眾的感受與心聲,讓民眾感覺到,這是一位真正來自民眾、反映民情的“自己人”。許多民眾聽到柯文哲對公共事務的發言,往往覺得這就是他們的心聲,而不像許多政府首長,不是不著邊際的太空語言,就是機關算盡的圓融修辭。柯文哲的話,甚至往往能讓觀眾像看英雄故事,能把自己融入主角情境,想像如果是自己當上臺北市長,應該就會像柯文哲一樣,帶著三分真情、三分草莽、四分霸氣衝上前翻轉市政。因而柯文哲成了民眾心目中的“自己人”,力挺這樣的政治人物、乃至於包容他言行的小疏失,當然在情理中了。

  這一股正在颳起的柯文哲旋風,已經給不分藍綠的傳統政治人物造成了極大的改變壓力。早在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的那一天,就有網友想像2016年大選是由柯文哲出馬的畫面。不只網友如此,李登輝也公開抬舉他“該去做總統”。在這樣的政治態勢之下,不只朱立倫備感壓力,對於政治光譜相近的綠營政治明星們來講,更是不可承受之重,畢竟蔡英文、賴清德與陳菊等人都曾經被點名可以在2016年穩操勝券,如今卻在柯文哲的光芒下相形失色,必然更産生難以言喻的政治焦慮。其中,蔡英文空守黨主席大位而無行政資源與舞臺,悶不可言;至於被昵稱為“賴神”的賴清德,這次在議長選舉民進黨失利後喊出“開放政府”,並且拒絕進入議會大動作,也被認為明顯有柯文哲開放政府等競選訴求的影子。

  柯文哲旋風的後續效應非常值得期待,因為這已經為臺灣陷入停滯與沉悶已久的政治氛圍,帶來了草根的新鮮空氣。當然,如果柯文哲旋風真的想要清掃政壇沉痾,推動臺灣繼續前進,除了要矯正自己在溝通上的缺失之外,更必須認真思考如何搬走三大路障:

  第一大路障是政府公務人員的官僚風氣。在公務員任免及優厚的退休保障制度下,難免官僚因循,甚至只求個人安逸、而不管公民福利。柯文哲除了展現獅子吼功,更必須從制度改造著手,才能真的讓公務員體系動起來。

  第二大路障是藍綠的惡鬥風氣。過去幾年以來,臺灣的藍綠惡鬥已經鬧到了只問政黨得失、不顧臺灣生死的僵局,讓民眾深感失望與痛心。柯文哲能以無黨籍身份崛起,反映了民心所向,更應該思考如何繼續發揮這股民眾期盼的中道力量,幫助臺灣政壇走回良性競爭的活路。

  第三大路障則是兩岸關係。“臺獨”已經被證明不符實際、更背離臺灣民心。國民黨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才能持續推動,柯文哲卻質疑“九二共識”,在對岸大而臺灣小的現實之下,柯文哲要同時對內與對外理順兩岸關係,實是難中之難。儘管兩岸關係不是臺北市長的主要業務,但臺北市動見觀瞻,柯文哲無從回避兩岸互動問題。更何況,如果柯文哲真的有心改造臺灣政治,更應該開創兩岸互動的新局。

  國民黨堪稱百廢待舉,朱立倫已成為國民黨新領導人,他將如何開創新局?柯文哲已颳起超級旋風,他將帶領不滿國民兩黨長期惡鬥的中立選民走出新道路,臺灣民眾也非常期待。希望他們能展開良性競爭,破除臺灣沉悶的舊局,開啟新政治!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