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老齡化危機來臨 如何避免孤獨死

2014年12月18日 15: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高齡化的警鐘,已經悄悄地在臺灣敲響。過去20年來,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戰後嬰兒潮世代的老化、以及生育率持續大幅下降等影響,臺灣的老年人口在近年已經超過幼年人口,直逼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高齡社會”。

  寒流來襲,臺灣基隆一名曾經擔任里長的胡姓婦人,週三被發現陳屍在公廁裏,這名婦人原出身瑞芳望族,家中發生大火後,她失去家人,多年來淪落街頭,不幸凍死在這波超強寒流下,為冷漠無緣社會增添一個孤獨死案例。

  新北市一名失智老翁因搭錯公交車,到了桃園林口總站,被司機送到派出所,不料警察簡單記錄後讓老翁離去,結果上週五被發現凍死在街頭。心急如焚的家屬得知消息後,非常不諒解;如果社會對失智患者多一分關心,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人間悲劇。

  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近半年來臺北市、新北市多起獨居老人孤獨死案例,信義區虎林街53歲許金祥在家中死亡一週後才被發現,板橋大觀路上58歲吳阿衫消失5年無人聞問,被發現時已成白骨。誠如門諾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黃勝雄所言,少子化、都市化與高科技化的影響下,臺灣也走上無緣社會了。

  報道見報後,引發讀者熱烈迴響,北市民生小區讀者反映,住樓上的老奶奶平時身體硬朗,有一個女兒在國外,最近沒看到老奶奶,電話也沒人接,朋友請里長來幫忙敲開大門,才發現老奶奶已往生。許多不婚不生的上班族也開始關心,未來如何避免落入孤獨死。

  日本是全球最老的國家,據日本NHK調查,10年來各地無人認領遺體數量急速增加,大約增加了一倍,已多到難以應付的程度。

  NHK鍥而不捨地調查,初步統計由稅金支付的火葬案件約3萬2千人,這些失去血緣、地緣與社緣的老人,在人生最後盡頭,沒有親友處理後事,因而淪為孤獨死。

  臺灣一年有多少孤獨死案例,目前官方沒有統計,唯一能找到的是警政署綜合各縣市通報無名屍案例,去年有174個路倒與水流無主屍體。目前全臺獨居老人逾30萬,臺灣老化速度自2016年以後將超越日本,從日本經驗來看,孤獨死絕對是政府該重視的議題,然而,如果連統計資料都付之闕如,如何談最基本的預防與協助呢?

  其實,老人家要避免淪為孤獨死,有千百種方法,媒體介紹,花蓮池上嬤組成千歲繪畫班,新北市阿公阿嬤結伴遊南極,興奮地捨不得睡覺,高齡81歲音樂家楊文標天天練琴,70年來不輟,他們透過學習、旅行、追夢,把自己變年輕了。

  遺憾的是,面對銀發海嘯來襲,臺灣的社會福利體系似乎千瘡百孔,不僅《長期照護服務法》仍躺在“立法院”,《長期照護保險法》還未送“立法院”審議,在行政與“立法”陷入失能的狀況下,老人們似乎唯有自力救濟了。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