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九合一”選舉反思:臺灣養“刁民”?

2014年12月16日 08: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九合一”選舉已經過了大半個月,憑良心説,蓋棺還沒有論定。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6日發表評論説,雖然選舉結果是顆震撼彈,可也似乎是顆煙霧彈,因為執政黨敗得這麼慘,卻沒人測得準,到底是怎麼演到“墻倒眾人推”境地?説就為ECFA、服貿爭議“親中賣臺”?則換上綠營,來個兩岸老死不相往來,臺灣經濟就有救嗎?説係為開徵證所稅、打壓炒房?但執政黨如果不做,不更坐實了它純粹是為財團服務的嗎?

  那再説取消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害鐵票生銹?其實至今,沒人能證明,錢少掉的軍公教,是票少掉的執政黨致命之因;何況年金改革是趨勢,不開刀可能丟掉更多選票。那好吧!就説是放手讓油電雙漲、接連引爆的食安危機?實在話,多數民生新聞,老百姓是船過水無痕的;尤其餿水油沒影響油源所在的屏東選情、油管氣爆沒影響傷亡慘重的高雄選情,憑什麼在北臺灣,執政黨吞下了餿水油、遭到了氣爆呢!

  所以,在煙霧尚未散盡之前,要明白這顆震撼彈的破壞深淺,恐怕為時尚早。以前人説“人民眼睛是雪亮的”;現代人則被網路、媒體、民粹、廣告,餵養成了“刁民”。面對法令,他們刁難;面對政策,他們刁鑽;面對投票,卻又十分刁滑,看形象、看牛肉、看氣氛,甚至常常只看“奇毛基”。選前民調的失準,正好反映了這一點。

  只能説,此間有個“悶”結構,包括公權力不彰、老闆不加薪、分配不公平,乃至看不到未來等等,民心求新求變,大家希望換人做做看,用選票來“解構”。至於在藍綠兩黨日益同質化、經濟挑戰日益嚴峻化的大方向下,藍下綠上,換一批縣市長,是否就代表臺灣走對了路,“刁民”們投票當下,大概也沒答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