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北臺灣共主?柯文哲是否不務正業

2014年12月16日 08:4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無黨籍臺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以超越藍綠的“在野大聯盟”理念,在向來臺北市傳統“藍大綠小”政黨板塊的選舉中脫穎而出,取得難得的勝利,這當然是了不起的成就。只是他畢竟當選的是臺北市長,最優先關心的還應是臺北市政,可是看他自當選後的行程,儼然是要以北臺灣的“共主”自居。

  不知是否受到民進黨在地方縣市首長區域聯合治理之理念的影響,柯文哲自從睡一覺開始工作後,除了因為交接業務需要與現任臺北市長郝龍斌見面外,還分別見了桃園市長當選人鄭文燦、基隆市長當選人林右昌、新北市長朱立倫、宜蘭縣長林聰賢等。每與一位臺灣現任或新當選縣市首長見面,就發表共同合作意見,真不知要如何以有限的市府資源來與如此多的縣市共同合作?

  柯文哲日前陪母親到新竹都城隍廟上香,並臨時造訪新竹市長當選人林智堅,主張臺大新竹醫院擴建為醫學中心,理由是從臺灣醫療網看,北從林口長庚、南到臺中榮總,中間沒有一家醫學中心,大新竹區雖為科技城,醫療資源卻嚴重不足。柯文哲並建議林智堅上任後首要工作,就是支援臺大新竹醫院擴建為醫學中心。

  除了建議要柯説擴建臺大新竹醫院為醫學中心外,柯文哲還指出,以“北北基”與“大桃園”生活圈發展趨向看,新竹有被邊緣化之虞,可以推動區域聯合策略,北市、竹市雙城在行政技術、經驗與人才交流方面建立平臺,相互支援。關心桃園的發展可以理解,畢竟桃園航空城的發展與臺北松山機場是否遷建習習相關,至於關心新竹的邊緣化,似乎就有點撈過界了。

  若是新竹市有被邊緣化之虞,那苗栗縣市怎麼辦?豈不是更會被邊緣化的機會,柯文哲是否也要與苗栗縣長當選人徐耀昌見面,讓雙城在行政技術、經驗與人才交流方面建立平臺,相互支援,使苗栗縣不致被邊緣化。若是柯文哲只關心大新竹而不關心更易被邊緣化的苗栗,豈非厚此薄彼?更會讓外界認為超越藍綠是喊假的,因為苗栗縣是藍色當家。

  實際上在區域治理理念尚未被提出之前,就有北北基、桃竹苖、中彰投、雲嘉南、高高屏、宜花東等習慣用法,彼此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也還算密切。如今柯文哲要打破過去的區域習慣,要將宜北北基桃竹串在一起共同治理,以其目前的聲望,要成為北臺灣縣市長的共主,誰與爭鋒?只是在沒有既定的機制建構下,柯文哲要如何能夠成為共主呢?

  以市民挑選局處首長(i-voting )為例,確實是開風氣之先的作法。不過,卻在遴選過程中出現種種問題,包括遴選標準未公開、遴選委員成為被選舉人引發球員兼裁判的疑慮、被選舉人過去的品德操守不佳、選舉人是否具有代表性等等,不一而足。連柯文哲本身也承認整個遴選過程有瑕疵,會加以改進。其實此種遴選辦法會引發爭議在選前就曾被質疑過,只是當時柯的人氣蓋過了理性討論。

  i-voting爭議不斷的歷程,説明當一項新的創舉被提出時,一定要經過多方意見徵詢,而不只是空有想法而沒有具體作法。從原本所有的局處首長都要經過i-voting産生,到最後只剩下2~3位票選,説明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存在重大的落差,更遑論其中的瑕疵。柯文哲想要成為北臺灣共主的想法,恐怕也難敵現實的考驗。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