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從阿里巴巴IPO學到的事

2014年10月21日 10: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第九屆全球網商大會上發表閉幕演講(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市場超強購買力為各方所看好,阿里巴巴掛牌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上市(IPO)紀錄,臺媒通過分析阿里巴巴的成功模式,指出對臺灣經濟及創業發展的啟示。指出阿里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不僅是全球華人創業典範,而且彰顯出網路科技在創新商業模式上無遠弗屆的力量,對年輕人普遍徬徨無依的臺灣而言,格外具有啟示作用。

  臺媒認為,阿里巴巴掛牌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案,並不是單一企業的個別事件,而是中國國力向上提升,人民更加富有的象徵。如夢似夢卻非夢,阿里巴巴上市讓數以千計的員工、前員工一夕之間成為富豪,中國陸續還會有更多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人民富有的速度會愈來愈快。

  而臺灣企業向來具有高度的活力和彈性,臺灣青年的創意和創新能力亦受到國際社會矚目,今天臺灣經濟之陷入困境,關鍵是在內部對發展方向缺乏共識,再加上韓國崛起及大陸企業日益壯大對臺灣信心的打擊。要扭轉劣勢,打開經濟悶局,首在找到共同努力的方向,恢復民眾自信心。

  師法阿里巴巴的創業模式及精神,以網路科技帶動生活經濟的革命及相關産業發展,是改造臺灣經濟一條最可行的道路。長期以來,臺灣經濟成長過於依賴以資通産業為主、“臺灣接單,海外生産”的代工出口模式,重效率而不重創新,導致産業轉型遲緩及和島內就業、薪資脫節等問題。未來若能結合資通産業尚存的技術優勢和網路新科技,以島內為試點,大量挹注物聯網發展帶來的生活經濟革命,既有助提升生活品質,亦可促進産業升級。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