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港媒:兩岸南海合作需行動

2014年08月29日 10: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8月29日發表評論分析文章説,南海是兩岸中國人的南海,兩岸在南海問題上應積極經營,行動起來。8月25日至27日于廣東汕頭市舉行的“海峽兩岸海洋經濟合作交流會”上,與會官學及産業界人士除了關注兩岸海洋經濟合作,也關注南海主權的維護,會議的其中一項重要共識,是兩岸南海合作需要行動,需要看到成效。

  與會人士認為,南海是涉及領土主權、國家安全、社會發展的重要區域;長期以來,兩岸在南海問題上互信不足,合作的深入有難度,這一狀況應該改變;兩岸在南海問題上合作有利於維護共同資源和利益。

  一,南海資源和利益多年來受菲越等國家侵佔,兩岸合作首先是維護共同主權。

  南海很多島嶼被一些東盟國家佔據多年,從政治、經濟或外交立場等角度看,兩岸都有共同維護南海主權、共同開發南海資源的必要,而且具有緊迫性。

  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助理教授徐鵬認為,近年菲律賓射殺臺灣漁民、抓扣大陸漁民的事件時有發生,進一步證明兩岸護漁的必要性。目前,兩岸均加強護漁及執法力量,但若要更好發揮力量,兩岸應加強合作、聯合護漁,彌補各自不足;另外,應借鑒外國經驗,海軍可以加入海上執法。

  廣西師範大學桂臺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劉澈元認為,兩岸可以在不言自明的“默契”下“聯合”聲索南海主權,共同探索和爭取九段線的法律地位。

  劉澈元認為,在南海問題上兩岸是否需要合作,在大陸不構成問題,但在臺灣則是一個當局有反覆、民間有分岐的爭議性議題。另外,臺灣處理與區域外國家關係的策略還受制于臺美關係及美國亞太戰略的變化。

  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院長傅昆成指出,近年來越南、菲律賓等國在南海干擾、襲擊、抓扣中國漁船的行動不斷升級,而且手段兇狠、襲擊海域擴大,追襲時間長,處罰手段嚴厲。南海侵漁事件嚴重損害了兩岸漁民的人身、財産安全,並在一定程度上使漁民對於遠赴中南部外海作業心存疑慮。兩岸一致對外,維護南海主權及漁業資源非常迫切。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