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日本求理解另有圖謀

2014年07月10日 15: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人民日報》10日刊登望海樓專文指出,7月1日,日本用內閣決議這種走捷徑方式解禁了集體自衛權,引發廣泛爭議。日本國內,民間組織、工會以及學者、作家等民眾組織了數千人規模的遊行,反對政府不經全民公投就推行如此重大的政策調整。東亞一些國家,對安倍政府強行推動解禁的意圖,不能不表示懷疑和批評。

  日本政府對質疑之聲充耳不聞,解禁幾天之後,首相安倍晉三和防衛相小野寺五典分別開始進行海外訪問,訪問的重頭戲之一恰是為解禁集體自衛權尋求理解和支援。

  尤為明顯的是,日本兩個政要的活動不乏針對中國意圖。首先,從訪問時機看,日本無視中國人民情感。7月7日是盧溝橋事變77週年紀念日,1937年的這一天,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深重苦難。作為戰爭始作俑者,日本本該銘記這個日子,進行反思和懺悔。恰恰相反,日本首相和防衛相卻選在這天,分別向到訪國説明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意義。而解禁集體自衛權,為日本未來能夠公開使用武力、在海外合法用兵打開了大門。對此作説明,無疑是在給包括中國在內的戰爭受害國人民心中傷口撒了一把鹽。

  其次,日本用偽造和平形象的招數逃避反省。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一再要求日本反省,而日本的做法卻是極力掩蓋、漂白侵略歷史。拒不悔改的日本,這次又將精力放在了作秀上。安倍此次訪澳大利亞期間發表演講,假惺惺地就歷史的罪惡與恐怖表示前輩的歉意,莊嚴宣誓永遠不會允許上世紀的歷史重演。騙取的認可與同情,改變不了不思悔改的事實。

  最後,日本通過安保關係來加大對華壓力。日本防衛相會見美國國防部長的議程包括討論兩國正在修改的防衛合作指針。這一指標最初制定是以原蘇聯進攻為假想,後為應對朝鮮問題而修改,此次修改很明顯將中國列為防範目標。小野寺五典此次訪美,還將專門與美方討論中國威脅。安倍與澳簽署了關於防衛裝備的合作協定,澳將採購日潛艇。更引人注目的是,兩國正向發展同盟關係的方向努力,澳總理歡迎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成為更有能力的地區戰略夥伴。日澳分別是美國盟友,一旦兩國建立起同盟關係,美日澳三角關係將成為美實施地區安全戰略、牽制中國的重要抓手。

  一直以來,安倍政府在給中國製造麻煩方面可謂不遺餘力。在意識形態方面,借助價值觀外交打造反華聯盟。在對外關係方面,通過拉攏中國周邊國家構築對華包圍圈。現在,在安全方面,日本借解禁集體自衛權之機,致力於構築針對中國的軍事同盟關係。

  安倍口口聲聲地説,日本將一直為中國打開對話大門,中日兩國密不可分。但其口惠而實不至、屢屢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但不能獲得中國的信任和友誼,反而會更深刻地彰顯其險惡用心。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