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劉乃強:香港反對派未戰已呈敗象

2014-07-09 16: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7月9日發表署名劉乃強的評論文章説,當香港反對派通過各種小動作,如領路車緩駛,把“七一”遊行人數誇大4倍到50多萬,讓國際傳媒以此到處宣傳,但到最終只有不到600人參與預演“佔中”,我們已經可以肯定兩點:首先,反對派色厲內荏,已趨泡沫化;其次,決戰即將開展,再難善罷,也難拖延。香港即將要面對一場“顏色革命”式的軟戰爭。反對力量以各種手法動員大量市民作“和平佔中”,示威群眾長期聚集不散,過程中“和平”逐步轉化為暴力,警察清場,與暴民發生衝突,國際輿論群起譴責中央和特區政府。文章摘編如下:

  反對力量希望藉著港內外群情洶湧,壓迫中央和特區政府接受“公民提名”,“低門檻”産生反對派特首候選人,之後再通過普選,當上特首,名正言順奪得香港的管治權和話語權,香港“完全自治”,並貫徹反對派目前的做法,全面清洗市面任何對他們來説是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和力量,建立一個比以前殖民管治年代更鞏固的反共反華前沿堡壘。這絕對不是危言鞏聽,事實上,自2012年反國教開始,反對勢力從未放鬆積極清除異己的行動。最近的例子是他們對律師會會長林新強的逼害,反對勢力天天宣傳反共反華,還要賊喊捉賊的説言論自由日漸收窄,但當林新強公開表示支援《“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卻要組織會員對他投不信任票。林新強的言論自由在那裏?愛國愛港群眾的言論自由在那裏?

  回頭看來,1989年美國策動全球第一次“顏色革命”,往後20多年貫穿世界全部“顏色革命”當中已曝光的推手如夏普(Gene Sharp),索羅斯(George Soros)等,全都從這裡開始,並且明顯從這次失敗中吸取教訓。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後,美國又要來中國國家安全最弱一環的香港搞事,企圖一雪前恥。

  當年年中國吃了啞巴虧,如今所有事實都指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當年明知並沒有什麼“屠城”,卻仍然誣衊抹黑中國,並以此為藉口,對我國進行科技封鎖至今,企圖阻擋中國的復興。但今天以我國的國力,中央領導絕對不會讓美國狼子野心,在香港重施故技,陷香港于萬劫不復之地,再陷中國于不義。

  白皮書在此刻發表,其中一條較少人留意的重要資訊是: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誰要在香港搞事,就是衝著中國來。因此政改之爭,已經不再是有沒有普選的問題(這問題早在1990年《基本法》頒布時已經在第四十五條解決),也不是何時有普選的問題(這問題已經于2007年人大常委會決定已經説好了2017年可以進行普選),更不是什麼“國際標準”的問題(因為已經證明普選並無“國際標準”,如有的話,香港是超國際標準)。政改之爭,赤裸裸的是受外部勢力支援的香港反對派奪權攻勢。這不是人民內部矛盾,外部勢力已經著意如此,對抗發展到了今天,這不單是敵我矛盾,而且是不可調和的敵我矛盾。非得要一場對決,分出勝負不可。

  放眼世界,全球大環境、東亞中環境、我國小環境、香港微環境,于下降軌的美國霸權處處無不對我國採取咄咄逼人的態勢。這裡既有其霸權主義的利益,也有其內部政治的考量。奧巴馬連任後政績乏善足陳,眼看11月中期大選將至,如民主黨失利的話,奧巴馬政府將提早進入跛鴨子狀態,而兩年後的總統選舉,民主黨也會處於劣勢。奧巴馬對內已不能有作用,只可能對外搞局以挽回不斷下跌的民望,未來幾個月,肯定是多事之秋。

  “不得已而戰。”我們中國人不想打仗,但到不能不打時,也決不會退縮。不論是金融戰、資訊戰、反恐戰、貿易戰,以至反“顏色革命”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概奉陪。我們知道為何而戰,這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戰,我們不能輸,也決不會輸。

  長期處於太平盛世和中央羽翼之下的香港特區政府和建制派固然不濟,反對派來一番預演和佯攻,便已亂作一團。但相比較之下,財鴻勢大的反對派內部分裂又分裂,外部又得不到市民的支援,他們的處境也不見得好到那裏去,只能靠造假、造謠,虛張聲勢,把幾百個小孩子騙上火線來混飯吃。兩邊嘍啰小卒都不爭氣,這才出現最近我國外交部和美國國務院的發言人要站到臺前不時隔空口水戰的怪現象。

  但是無論如何,這場“軟戰爭”如何展開和結束,關鍵就在於香港和民心。反對派投入大量資源,全力顛倒黑白,鬧了多年,時至今日,被反對勢力包養起來的某些勢力發表的民意調查依然顯示,香港市民接近7成依然關注民生議題,這便註定反對派未戰已敗。反對派有些頭頭已經開始醒覺,他們在自我陶醉中,原來已經成了甕中之鱉,但已經騎虎難下,只能硬著頭皮打下去,希望能爭取到美國流亡的資格。當中有些人已經偷偷地樹起白旗了。不像美國牛仔,我們中國人向有招降納叛的傳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論老愛國、新愛國,只要不是不愛國,不再反中亂港,一概歡迎。

  事已至此,只可憐一些小孩子,竟然好像帶領著香港所有反對派,包括議員、教授、評論員、名嘴、藝員等一大串跟著他的屁股轉,成了國際名人,還有人拍紀錄片于戲院放影。更可憐的是跟他們同齡的一輩,從觀念到行事作風全都學壞了,他們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香港社會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筆賬,將來歷史會記住。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