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馬英九支援度低 問題出自藍營

2014年05月23日 16: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23日發表評論説,馬英九20日就任滿6週年,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認為,其6年來最大的政績便在兩岸關係改善,但也因沒能掌握好天時地利人和環節,致其支援度探底,想提振支援度,“關鍵仍在兩岸關係與經合成效”。

  中評社報道,曾為“立委”的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認為,馬英九就任迄今滿6週年,支援度每況愈下的主因就在於“天時、地利、人和”三個環節都沒做好;天時的部分便是指他上任時,適逢金融海嘯,在歐美日經濟嚴重低迷之際,大陸其實還維持相當程度的成長,這本來是臺灣藉以復蘇的契機,“可惜,馬當局雖然看到這點、也努力去做,卻沒做好!”

  評論認為,馬英九的所謂支援度低迷,需要加以科學的分析,其中內因不是籠統的民調就可以説清楚的。

  分析馬英九的支援度低迷問題,首先要抓住的核心就是,馬英九的支援度在哪?

  我們認為,馬英九的支援度從來沒有反映在綠營方面,綠營從選舉到執政,基本上是反對的,馬英九儘管費盡了心思,也沒有獲得綠營的多大支援,“全民總統”早已經化為泡影。也就是説,馬英九的支援率下降,主要問題不是發生在綠營方面,而是發生在自己內部陣營。

  那麼,問題就來了。對馬英九失去信心,支援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藍營內部的問題了。原本堅決支援馬英九的藍營,現在看來對馬英九很失望,整體支援意願不振。主要原因應該是三個方面:一,藍營的團結出了嚴重的問題。二,馬英九討好綠營的政策引起了內部的反彈。三,民生艱辛,藍營支援者也一樣感受到了,一樣很不滿。

  所以,馬英九要重振支援率,第一要務是提升自己在藍營的影響力,那就要妥善地、及時地處理好內部的問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