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關係穩步前進的根本何在

2014年04月23日 10: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3日發表點評文章説,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台的規劃,並沒有因為最近臺灣內部的政治紛擾而受到阻撓,顯示兩岸當局對於持續推進和平發展的立場,相當堅定,這對雙方人民福祉與東亞區域穩定,無疑都是令人歡迎的正能量。

  張志軍主任去年10月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印度尼西亞首次寒暄,並且突破性地互稱職銜;繼而於今年2月與王郁琦在南京首次舉行正式會談,成為提升臺海和平穩定的又一里程碑,國際輿論給予相當高的評價,接著下來就是如何落實備受矚目的張志軍訪台行程。

  臺灣陸委會成立於1991年1月,此前兩個月所成立的海基會則于1991年3月掛牌,而更早之前的1990年10月,臺灣方面先成立了“國家統一委員會”,“國統會”則于1991年2月訂定“國家統一綱領”。因此,“國統會”、“國統綱領”、陸委會、海基會,是對兩岸關係的整套理念,不宜單獨切開。

  固然“國統會”、“國統綱領”已因臺灣內部的政治情勢而擱置,但是,臺灣對於海峽兩岸的政治定位,迄未改變,從而在海基、海協兩會的運作已經成熟和雙方的政治互信已達一定程度之後,促成了“張王會”。這也正是“國統會”于1992年8月通過“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的決議,以及同年11月兩岸形成“九二共識”的意義和價值。

  換句話説,臺灣根據現行“憲法與法律”所實行的“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政治互信的根本;所有的兩岸交流、協商、合作、互利都是在“一個中國”架構下開展,於是兩岸的直接互動便自然而然地發展到陸委會、國臺辦之間。其他官方部門則因兩岸未至政治談判的地步,所以尚難比照。

  顯然地,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全面發展,離不開“一個中國”,如果逆向而行,雙方已取得的成果勢將不保,前景更是令人難安。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