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學運剛走 核四又來 政黨惡鬥何時了

2014年04月21日 09: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發生在臺灣“立法院”的學運好不容易落幕,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也好不容易於上週五首度重返“立法院”,繼續施政總質詢,但也就在這個轉折時間點,傳出某位黨政人士放話,指“立法院長”王金平曾于學運剛起佔領“立院”之初,曾主動要求“內政部”驅離學生。

  為此,王金平動怒了,這是國民黨內部的派系鬥爭,是去年“馬王鬥”之後的續集。

  學運好不容易暫告落幕,繼之而起的另一回合鬥爭踵步旋起,這即是搶了不少版面的“核四存廢”問題。目前此一問題存在三大爭議:核廢料幹式儲存、核電廠延役與核電替代方案,倘若國、民兩黨持續對立下去,或許便是下一個學運的導火線,到時候學生和人民又要紛紛走上街頭,臺灣經濟恐怕又要付出極其慘痛代價也説不定。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已宣佈退出民進黨主席選舉,距下臺一鞠躬僅剩一個多月時間,卻祭出“2014終結核四”行動方案,屆時蔡英文即使接任民進黨新任主席,也必須執行前任主席訂下的反核路線,甚至如媒體分析指出,民進黨全黨都被綁在一起衝進反核戰場。當然,這一切無非都為了年底“七合一”大選,還有政治人物的“個人打算”。

  臺灣《新生報》21日社論指出,以上兩事,都可隱約看出政治人物的權謀,以及政黨鬥爭的兩極對立局面,這中間顯然不具協調餘地,沒有一塊空間可以容納對話,從中得能相互了解、理解,進而産生諒解與和解,這或許正是當前臺灣政治的“悲哀”之處。即使如服貿協議、“核四”這種關係未來經濟發展的重大議題,都是從政治對立的角度在思考運籌,目標則是贏得選舉大戰,而非贏得臺灣的出路。

  AIT臺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對兩岸簽署服貿協議的看法是“應該以現實與經濟面為基礎,不是只從政治方向來看。”他的觀點很清晰,臺灣服務業在大陸市場具領先優勢,如果臺灣不積極參與,會讓大陸服務業更有競爭力且更具主導性,進而威脅臺灣的地位。這種道理其實不用一個外國人指三道四,民進黨也十分清楚個中利害,但為政治利益,總是想的和做的無一致。

  在野黨為反對而反對,完全不顧慮競爭力及政策好壞,這在全世界都非常少見。所有臺灣人都知悉都見怪不怪,甚而習以為常,或認為此為民主的必要之惡。殊不知外人“觀局者清”,為之嘆息,為之神傷,但問再這般惡鬥虛耗下去,伊于胡底,何日方休,而且臺灣要到何時才見光明呢?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