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觀察:民進黨黨魁之爭 蔡英文有變數

2014年02月19日 10: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香港中評社19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分析,5月民進黨主席選舉是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初選重要風向標,除非蔡英文不想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否則就不該逃避參選。然而,中評社評論認為,許信良的見解和蔡英文的盤算,可能有很大落差。文章摘編如下:

  蔡英文是否參選民進黨主席,從身邊人士日前講得很篤定,只差日期拍板;轉變為模棱兩可,遲遲不宣佈。根據觀察,蔡英文不選民進黨主席成為一種可能。在此之前,外界普遍認為她一定會選。

  蔡英文態度的轉變原因在哪?2月11日至14日兩岸舉行“張王會”,又有昨天登場的“習連會”,接下來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也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抵臺訪問,兩岸交流一波又一波。如此情勢對民進黨構成很大壓力,民進黨主席參選人勢必得在兩岸政策上表態,動見觀瞻。強大的“蝴蝶效應”襲擊民進黨,逼得各個“天王”、要角都得攤牌。

  蘇貞昌、謝長廷的態度是蘇趨“獨”,謝是交流派。謝長廷主張民進黨主席選舉應進行“對中政策”大辯論,蘇貞昌是現任民進黨主席早已表態,但對蔡英文壓力很大。最近的情勢逼得蔡只要宣佈參選民進黨主席,就不能回避兩岸論述,而蔡英文顯然還不想在這個時候亮出底牌。她一貫模模糊糊的兩岸表述方式,想要闖過“對中政策”大辯論肯定是有困難的。

  外界原本推測,這次民進黨黨魁選舉是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三國演義”,甚或是蔡謝聯盟與蘇對打。蔡謝的兩岸觀點南轅北轍,結盟難度不低。但其實也存在一種可能,“智多星”謝長廷是以“對中政策”辯論讓蔡英文自動退出,“反蘇”力量自然會集結“挺謝”。

  這次民進黨主席選舉,外界普遍認為選上民進黨主席,就如同拿到2016入場券,實際上未必。

  民進黨主席有優勢,也有包袱,以謝長廷的説法,有許多“粗魯的事”要處理。蔡英文擁有年齡、世代、專業背景的優勢,即使是蘇貞昌蟬聯民進黨主席,在透過民調拼初選時,蔡英文未必處於劣勢。

  假設這次民進黨黨魁選舉是蘇貞昌與謝長廷一對一,不論是派系支援,或兩岸路線,蘇貞昌贏面比謝長廷大很多。蔡英文沒有坐上民進黨主席的位子,反而進可攻退可守,繼續讓民進黨黨內出現“兩個太陽”。

  蔡英文若不選民進黨主席,就沒有必要現在跟蘇謝拼兩岸政策。蘇貞昌已幾乎跟“獨”派挂在一起,這在通過民調拼2016提名時相當不利。到時候蔡只要比蘇往中間靠一點,再加上其他優勢,勝出機會就很高。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