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藍綠菁英的躁動現象

2014年02月19日 08:2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灣《聯合報》日前發表一篇文章,分析了臺灣藍綠菁英的躁動現象。文章説,臺北市長郝龍斌日前一席“七合一選舉失利,黨主席應下臺”的談話,引起國民黨內的圍攻,認為其發言令親痛仇快,有違政黨倫理。馬英九也提醒從政縣市首長要謹言慎行,無助團結的話要“適可而止”,頗有警告意味。

  文章説,國民黨內部菁英或地方諸侯“炮打中央”的現象,去年以來一演再演,不僅顯示了黨內同志對國民黨中央施政的不滿,也反映了特定人士對權力傳承的躁動不安。然而,馬英九對這些情緒似乎不紓解也不回應,既無法運用其臺灣地區領導人或主席的“恩”來收攏,又無法運用其“威”來震懾對方;如此漫不經心的作風,似愈發助長這類情緒的擴散。

  文章以郝龍斌為例分析道,作為國民黨的市長,他在若干重大政策上的發言,屢屢出現和馬當局不同調乃至相抵觸的情況,一直顯得突兀。新北市長朱立倫,最近對國民黨中央的意見也顯得不太保留。他暗指“五都”數目太多,應以回歸“三都”為宜,言下暗藏機鋒。

  文章説,不唯藍營,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最近遭黨內菁英圍攻之激烈,其程度不亞於馬英九。在應不應續任黨主席議題上,他飽受謝長廷和蔡英文陣營的挑釁;在臺北市長候選人上的遲疑,他夾在柯文哲、顧立雄和呂秀蓮之間,被批充滿“失敗主義”;在兩岸政策及課綱議題上的抱殘守缺,被批搖擺不定及自我矛盾。在領導能力上,林義雄傳出要另組新政團,中生代則譏諷其能力遠不及前幾任。

  文章進而分析道,由此可見,歷經兩次政黨輪替,臺灣藍綠兩黨的體質與文化都有了微妙的變化:被看破手腳的黨主席不再擁有無上的權威,黨機器的控制和意志的貫徹也無法再得心應手。更重要的是,藍綠兩黨現任領導者缺乏帶領政局突圍脫困的能耐,使人民失望,也讓黨的意志變得渙散;從而鼓舞了有心人和憤怒者的叛逆,一有機會就向黨中央開火。當然,這些開炮者會不會遭逆火自傷,又是另一回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