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暗管文化:假裝看不見的臺灣

2013年12月17日 16: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14日社論説:近來,不論是沸沸颺颺的臺灣日月光半導體工廠偷排污水,或彰化電鍍廠劇毒廢水污染渠,經進一步追查,均查出廠商裝置了排放暗管;其中,彰化數家電鍍廠埋設的聯合暗管,更長達五公里。這就是臺灣的“暗管文化”,人們在歌頌臺灣之美時,卻假裝看不見的醜陋現實。

  日月光是臺灣年産值超過兩千億元(新台幣,下同)的大廠,這麼一家科技大廠,不好好處理自己製造的工業廢水,卻不時將含有過量重金屬的廢水排入河川,造成下游農田灌溉用水的污染。更有甚者,經高雄環保局的追查,該公司不僅涉嫌偽造廢水檢測數據,更私接放流管線,將廢水偷偷排入後勁溪、污水下水道,乃至流進海洋。這種行徑,除了視環境如無物,也簡直不把法律和企業聲譽放在眼裏。

  無獨有偶,彰化檢方查獲的電鍍廠違法排放案,也發現有5家工廠聯合埋設暗管,共同排放工廠劇毒污水。更惡劣的是,這長達五公里的排放暗管,最後出口就設在彰化東西二、三圳的中游,而這正是專供彰化千頃良田灌溉的主要渠溝。也就是説,業者明知這將造成下游農作物的污染,卻仍直接將劇毒廢水注入農業渠,一手昧著良心賺錢,一手悄悄危害鄉親。

  “暗管文化”的存在,説明瞭兩件事:第一,這是“蓄意”的違法。這些廠商表面上設置污水處理池或其他凈化設備,以應付環保部門的例行檢查;私底下,卻刻意埋設暗管,將不合格的廢水透過看不見的管道接引至河川渠排掉,意圖瞞天過海。其二,這是“常態性”行為,而非“偶發”或“意外”。若是因污水處理系統故障或處理能量不足,致使排放數值超標,或尚可以用偶發事件來解釋;但未經許可埋設不法暗管,絕對是“慣犯”的行徑。也因此,無論是日月光K5、K7、K11,或者彰化的電鍍廠,違法事實均十分明確。

  進一步看,臺灣工廠的“暗管文化”,難道是今天才形成的嗎?當然不是!許多工廠到了夜間才排放黑煙及有毒氣體,這一直是多年來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埋設暗管排放廢水,只是不同的伎倆之一。問題就在,這種“暗管文化”,通常需要地方官員的配合放水,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讓表面的“形式合法”來掩護地下的“實質違法”,放其過關。否則,民眾行經溪流、山谷,處處可聞撲鼻的惡臭,可見變色的污水,為何地方主管人員卻視而不見?

  以彰化五家電鍍廠裝置的聯合暗管為例,鋪設長達五公里之遙,必須穿過他人土地和公有馬路,如此浩大的挖路、埋管工程,必然是在公眾及主管部門的眼皮底下進行的。這樣大剌剌的行徑,究竟是什麼單位核準挖掘,有沒有什麼部門曾經過問,難道不該查個清楚?更啟人疑竇的是,在彰化檢方搜查的對象中,包含了兩家“環保公司”;環保公司之涉案,如果是因為協助電鍍廠欺瞞矇混或勾串官員,甚至是協助埋管偷排劇毒廢水至灌溉渠圳,這樣打著“環保”旗號卻利用專業技能來敗毀生態環境的企業,權責機關能輕易放過嗎?

  齊柏林的《看見臺灣》,帶我們從飛鳥的眼光審視臺灣,讓人們重新看見臺灣之美,以及被人類糟蹋的山川。但是,有些破碎、變色的山河,就近在我們眼前,而且存在已久,只是人們故意假裝看不見。就如這幾天中南部發現的“暗管文化”,説來痛心,卻並不驚奇,它就像那些違法違規卻以為道歉就能了事的企業家一樣,已經在地下生了根。

  今年選出的年度字“假”,狠狠戳破臺灣社會的各種裝模作樣百態。違法存在多年的暗管,環保官員假裝看不到;彰化檢方已以公共危險罪收押業者,高雄環保局還在談應開罰幾萬元;農田的污染檢驗遲未完成,農民吵著要采收;那廂工人控訴停工影響生計,而這廂農民又何辜?事實上,生産假米假油的,不都有品牌光鮮的大廠在列;包括“立法委員”關説“司法”,人們不也假裝情義比是非重要;服貿協議的擱置,大家則假裝維護短線比追求未來重要。

  社論最後説,我們一向喜歡歌頌臺灣之美,卻不願正視地下盤根錯節的暗管文化,假裝看不到醜陋,就以為美麗存續,這只是自欺欺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