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方便之鑰:一卡通電子票證

2013年12月17日 14:4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金管會”繼核準臺北悠遊卡13年後,又在今年底核準一卡通電子票證申請發行,臺灣《新生報》17日社論説,一卡通是由高雄捷運、聯邦銀行、“行政院發展基金”、南部五縣市政府及四民間公司共同投資五億余元(新台幣,下同)而設立,將於明年6月成立公司,概括承受原高雄捷運發行“一卡通”票證業務,“一卡通”原持卡人權益不受影響,且可在實價商店環境使用。目前“一卡通”發行近400萬張,每天刷卡25萬筆,數量不大,但是帶給南部民眾很大的方便性。

  比較臺北悠遊卡,是在2002年通用於臺北捷運、臺北公車、公有停車場,後來擴及大臺北地區、中彰投地區、雲嘉南、宜花東、金門、連江等縣市公共汽車、臺灣好行、“墾丁快樂”巴士、部分地區觀光客運、北市Youbike、全臺小額消費商店如便利商店、藥粧店、餐廳、咖啡店、超市、書局、電影院等,臺灣高鐵僅適用有自動增值聯名悠遊卡,可以使用乘坐自由座,臺鐵可以使用悠遊卡于北部區段為福隆│基隆│苗栗區間車站,南部區段為林內│臺南│屏東區間各車站,但不可以跨區使用,平溪線、內灣域、六家線、沙侖線等支線均可使用。另外博物館入場門票、市立圖書館借書證、公司員工證、門禁卡、考勤卡、數位學生證等,幾乎臺灣民眾每天生活都與悠遊卡有關。

  臺北悠遊卡公司係由臺北捷運公司、臺北地區十三家公車業者、臺北市停車處、神通電腦、國泰、臺新、中國信託、臺北富邦四銀行、三商電腦公司、中華顧問工程公司、三門科技等共同投資5億元于2000年設立,2006年與15家銀行聯名,目前臺北悠遊卡發行量達4千萬張,每天刷卡量達480萬筆。臺灣通原名臺中e卡通于2007年適用於臺中、彰化、南投等公路客運,2008年擴及桃竹苗地區及豐榮、臺西、鼎東、嘉義、和欣、日統、興南、國光、中南、屏東、新營、高雄、指南等客運、高雄市輪船公司渡輪等,臺灣通比較局限于運輸業者,但也全臺通用。

  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的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原來遠通電收採用車上機(OBU)方式,付費裝機,不受用路人喜歡,裝機率與使用率衝不過五成,後來遠通電改用e-tag及預約登記,折扣付費,因此裝e-tag車輛數達500萬輛次以上,且使用率也達86%以上,臺當局“交通部高速公路管理局”決定今年底執行計程收費政策,也是全世界高速公路計次改為計程收費領頭羊。

  從以上4種電子票證帶給臺灣人民在生活上太多的方便,尤其在交通運輸方面更大的便利,臺灣“交通部”推動多卡通,換言之,前4種電子票證可以在同一種運具使用,民眾只要一卡在身全臺灣通行無阻,多麼幸福。不過,目前臺鐵還有很多限制無法一卡通行臺鐵各車站間,其實臺鐵如果將車種簡化為兩種,即對號座(或稱指定席)列車與自由座列車,乘客就可以用各種電子票證購買座位車票與自由座車票,座位車票電子票證在列車長所持驗票機就會顯示,列車長走一趟,就知道哪個座位被佔用,而須補票,如此臺鐵票證服務就可比美臺灣高鐵了,當然我們期盼各電子票證公司能夠整合成一家電子票證公司,提供社會大眾更高品質的服務,如此高強度使用電子票證也是臺灣傲視全球的創舉。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