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抵制服貿協議?勿把邊緣化誤當本土化

2013年11月04日 10: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媒《中央日報》4日發表專欄文章説,過去一週,呼籲海峽兩岸加速實現服務貿易協議的聲音日急,臺灣在野陣營也加劇予以抵制,此種拉扯只會造成臺灣競爭力受到重傷,從而打擊到基層民眾的利益。

  在南寧舉行的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提出了儘快實現服貿協議的共同建議。文章説,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指出,這項協議是為了臺灣的未來,而不是為特定政黨;大陸臺資企業聯合會則在臺灣報紙刊登大幅廣告呼應,併為此拜訪台灣“立法院長”王金平。

  文章説,一貫反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家臺灣島內報紙,宣稱臺灣會有四百三十萬人的就業會遭服貿協議威脅;在野人士抬出一名政治立場偏激的作家揚言,服貿協議將使臺灣民眾為大陸“打工”;“臺聯黨”主席黃昆輝則稱,這項協議是“單方面壯大中國大陸”;一些人還指責大陸臺商是聽命大陸、“出賣臺灣”。

  關於服貿協議的危言聳聽論調,在三年前兩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ECFA時,都曾震天價響,但ECFA至今,已被事實證明對臺灣的利益遠遠大於弊。而服貿協議乃ECFA的後續協議,何況大陸在其中對臺“讓利”又是事實,在野陣營實在不應從政治角度、從“臺獨”會被經濟利益所限縮,來反對服貿協議和兩岸經濟互惠互利。

  從現實來看,服貿協議已無法于年底前在臺灣“立法院”過關,其立即結果是臺灣原本可從這項協議所獲的優惠,將於年底轉到香港手裏,因為陸、港的經濟合作中也包括了大陸給予香港同樣的優惠。無怪乎有遠見的企業家憂心如焚。

  更不用説韓國和大陸已經達成的自由貿易協議FTA,雙方將推動互免關稅九成以上,韓國也沒出現什麼“為中共打工、壯大中國、出賣韓國”等等奇談怪論。韓國已和美、歐、東協、印度談完FTA,現又已和大陸基本談完,臺灣在野陣營卻把邊緣化當作本土化,無視全球化與FTA浪潮,如此再拖兩三年,對臺灣人民的打擊必不堪設想。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