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只有民進黨自己才能撕下“逢中必反”標簽

2013年08月01日 21: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民意機構29日起召開兩場“臨時會”審議兩岸服貿協議,民意機構的八個專門委員會全數上陣聯席審查,形成罕見大動員,顯見重視程度之高。儘管民進黨聲稱要全力阻擋“服貿協議”,但令人感到吊詭的是,民進黨大佬近期的談話卻又分明讓人讀出了不同的聲音。海峽之聲網對此發表錢志軍署名文章:《撕下“逢中必反”標簽,要靠民進黨自己》,摘錄如下:

  民進黨大老邱義仁在第二次“華山會議”的開場白中就提出,民進黨須化解“逢中必反”的印象,並舉例説,“ECFA或服務貿易協議是否真的一無是處?”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最近更是表示,民進黨再執政不會整個否定或推翻兩岸協議,但會要求真正落實。言下之意是指民進黨不僅贊成兩岸協議的內容,而且還覺得國民黨執行不力。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認為,民進黨在兩岸服貿協議的問題上明知不對,卻仍然堅持“全面反對”的做法,首先是被部分利益團體所綁架,不得不“情義相挺”。長期以來,為了與國民黨爭奪島內政治的主導權,民進黨一直以所謂“民眾代言人”自居,只要一有反對執政黨的聲音,民進黨必然“見獵心喜”,忙不迭地大力聲援,乃至鼓動生事。之前反對ECFA是這樣,這次反對兩岸服貿協議也是這樣。但大家必須明白的一點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封閉自守是沒有出路的。而在各經濟體的競合中,也不可能“只取不予”。“利大於弊”應該成為全社會看待這個問題唯一標準。

  同時,民進黨也是被“臺獨勢力”所綁架,不得不“宣誓效忠”。從民進黨成立之日起,就與“臺獨”勢力緊密結合在一起,可以説民進黨在臺灣政壇崛起與“臺獨”奶水的滋養密不可分。但正所謂“飲鴆止渴”,在民進黨為謀取自身政治利益,而不惜一次次“操弄統獨”、挑起社會對立的同時,也逐漸被深綠勢力所牢牢綁架,動彈不得。民進黨與陳水扁的恩怨情仇就是其中一例,蘇貞昌上臺後的“中國事務委員會”人選風波也是如此。此次民進黨再次跳出來反對兩岸服貿協議也與黨內外的極端勢力的鼓動與要挾密切相關。畢竟面對即將到來的黨主席選舉和“七合一”選舉,誰也不願意得罪了這群“基本教義派”。

  當然,説到底,民進黨還是被自己的歷史和思維所綁架,不得不“硬拗、死扛”。儘管邱義仁呼籲要撕掉“逢中必反”的標簽,黨內外有識之士也一再呼籲改變目前的僵化思維。但正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在臺灣藍綠對立、“一切以選舉為考量”的特殊政治生態下,民進黨的“反中”列車並不會輕而易舉地停下,而是會靠著慣性繼續滑行,直到撞上“南墻”。而迫使其最終停下的唯一力量就是臺灣民眾手中一張張寶貴的選票。

  正如臺灣輿論所指出的,兩岸的經貿進一步自由化,只是臺灣經貿自由化棋局的一步棋。在這棋局中還有很多的競爭對手,他們不斷加速前進,更樂見臺灣舉棋不定甚至悔棋倒退。同樣,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棋局中的一步棋,從ECFA到服貿協議,民進黨的態度都讓人不免懷疑民進黨到底有沒有擺脫“反中”意識形態,處理兩岸議題的能力。畢竟,只有民進黨自己,才能撕下身上“逢中必反”的大標簽。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