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蘇貞昌為拼2016端出“第一碟菜”

2013年07月31日 14: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7月25日舉行華山會議第二場次,討論“如何處理‘九二共識’”。香港中評社29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民進黨討論“九二共識”替代方案,就是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都要給綠營多一些時間與空間。這也是蘇貞昌為拼2016大位端出的第一碟菜。 

  社評摘編如下:

  民進黨7月25日舉行“中國事務委員會”“對中政策擴大會議”(華山會議)第2場次,討論“如何處理‘九二共識’”,一如預期,激辯一下午沒有共識。這很正常,民進黨討論“九二共識”替代方案,就是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都要給綠營多一些時間與空間。這也是蘇貞昌為拼2016大位端出的第一碟菜。 

  民進黨過去向來不承認“九二共識”。參選過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也嚴正表示過,“‘九二共識’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因此沒有承不承認的問題。”上周的“華山會議”也有與會人士提出這個論調,質疑既然不承認,為何要討論如何處理? 

  根據民進黨中央當天發佈的正式新聞稿,當天會議的兩項重點,第一項便提到:如何找出“九二共識”的替代方案,與會黨內先進分別提出包括“憲法各表”、歷史文化的感情、“臺灣前途決議文”等各種説法,這些都是可以進一步參考的方向,但仍待民進黨內做更多的討論。 

  華山會議討論“如何處理‘九二共識’”,是蘇貞昌主導的黨中央所做決定。當天蘇貞昌、謝長廷、蔡英文都沒出席,3個人都不想太早把兩岸論述底牌掀開來,碰這燙手山竽,先放手給“代理人”與其他派系去廝殺。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蘇貞昌的動作,在謝長廷與蔡英文兩岸動作不斷之際,蘇主導黨內討論“九二共識”替代方案,形同推翻民進黨對於“沒有‘九二共識’”的論述,踏出承認“九二共識”的第一步。這是蘇貞昌欲與蔡英文拼2016齣的第一招。 

  蘇貞昌的用心可以從會議的安排看得出來,第一,他請邱義仁主持會議。邱曾任“國安會秘書長”,是民進黨執政時的兩岸政策操盤手,綠營“智多星”。邱在黨內的發言分量並不因他淡出政治“轉行”到高雄鄉下務農而有絲毫影響。蘇找邱義仁復出進入“中國事務委員會”主持“九二共識”議題討論,等於是要“新潮流係”出身的邱為他跨刀處理兩岸論述。同時與端出“憲法共識”的謝長廷、2016將捲土重來的蔡英文較高下。 

  第二,蘇貞昌邀請藍營的蘇起與趙春山出席“華山會議”。表達了蘇貞昌希望務實討論兩岸路線,不想讓華山會議流於“‘獨派’互相取暖”。蘇起與趙春山的與會,呼應會議題目訂為“如何處理‘九二共識’”,代表民進黨已從承認有“九二共識”,進到感受“九二共識”對民進黨邁向執政之路的殺傷力。

  第三,蘇貞昌讓深綠與淺綠共同激蕩,可避免有蘇要壓誰的問題。讓深綠自己去碰撞淺綠,這是蘇未來若要處理“九二共識”過程中一個很重要步驟。從民進黨對外公佈的會議結論亦可以看到,在討論替代方案過程,已碰到“憲法”等議題。換言之,這已經是一個“掃獨”工程。強調無法接受“不獨”的林濁水與拋出“憲法一台”的陳明通各言爾志,但會議基調已是不能不再正視“九二共識”了。 

  誠如邱義仁當天開場所言,民進黨必須撕掉“逢中必反”標簽,擬定策略面對大陸,讓民眾相信民進黨有能力處理兩岸問題。 

  臺灣政壇長江後浪推前浪,1947年7月28日生的蘇貞昌昨天剛好是66歲生日,2016應是他最後一次爭取大位的機會。表面上看起來,謝長廷動作一波接著一波,向來保守蔡英文也啟動了;蘇貞昌握著黨機器是機會也是包袱。正視“九二共識”是蘇的第一步,邱義仁強調民進黨要撕掉“逢中必反”標簽,其實是幫蘇貞昌講的。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