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旅美政論家:民粹挂帥的臺灣讓人氣結

2013-07-31 13: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臺軍中發生淩虐事件,直至日前臺“國防部長”換人,一再成為各方關注焦點。臺灣旅美政論家孟儒今日發表在香港中評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臺灣的民主已經走火入魔,政治評論家和爆料者把媒體評論當成表演事業,搞垮了一個“國防部長”,事情仍然沒完沒了。

  全文摘編如下:

  每次跟大家講臺灣的民主已經走火入魔,有些人還不相信,只提那些民主的抽象原則和價值,殊不知臺灣已經因為西方的自由主義式民主,正在由民主異化走向民粹挂帥,已經在走向衰亡之中。 

  今天的臺灣在無恥政客及無聊媒體的挑動之下,每個人都可以罵爹罵娘,只要我高興沒有不可以,全民心中都充滿了憤怒,大家都像彼此有仇似的,既然不能把餅做大,社會已經無法向上提升,大家就相互往下攀比,好像非把臺灣搞垮不夠痛快似的。現在已經成了結構性的惡性迴圈,無法自拔。 

  話説日前臺北發生軍中淩虐事件,遇難士兵家屬傷痛可以理解,再怎麼主張自己的權利,即使稍有過當也可以容忍,但整個事情已經政治化,遇事必反的職業抗議家到處生事,無恥的政治評論家和爆料者簡直就把媒體評論當成表演事業,可以不負責任的胡扯亂講,現在已經搞垮了一個“國防部長”,但事情仍然沒完沒了。 

  凡是稍微有點理性的人都知道,媒體是個社會公器,不能煽情挑動,不管是報道新聞或是分析事理,總要言之有物、持平説理,但今天的臺灣媒體競相以誇大不實、道聽途説的消息,捕風捉影似的胡亂表演,著眼點只是收視率和閱報率,完全不管是否傷及無辜,有無媒體審判之嫌,這那像一個理性社會該有的表現? 

  矯枉有時或許過正的道理不是不能理解,但凡事總要有憑有據,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凡事不能超出比例原則,但那些名嘴實在到了讓人無法忍受的地步,這些人在節目中比手畫腳、口沫橫飛的表演,好像身歷其境似的簡直讓人反胃,但他們還自以為是正義的化身。説白點,這些人根本就是在消費別人來成就自己。 

  再看那些職業抗議者,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就看到這些人打著維護“民主人權”的旗號四處串連,到處強力抗議,殊不知這其中有些人根本就是有特定的政治傾向,與特定的政黨密切挂勾合作,説不定還有個人的政治野心。幾年後,如果大家看到其中某些人代表某一政黨參選也別太過驚訝。這些人未必就是那麼單純。 

  回頭再看看近來有些遇難家屬的表現,雖然大家都願予以包容體諒,但有時也有些讓人無法理解,稍早的廣達興事件是個例子,目前的虐兵案件同樣如是,日前臺灣漁船發生海上喋血,臺灣海巡單位派艦遠赴四千多海浬外的南太平洋把外籍漁工押回,結果家屬還要痛罵當局無能。不管當局如何處理,反正要罵就是。 

  講讓人討厭的真話是有風險的,但有話不説不快,不負責任的媒體、無恥的政客和沒品的評論人員,再加上一個總是把小事搞成大事,好事辦成壞事的當局,終於把臺灣搞成今天這個局面,要人不對臺灣的未來不感到憂心還真不容易。難道不是?(作者孟儒:臺灣旅美政論家)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