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分析:從新數據看島內經濟發展困境

2013年05月28日 09: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執政當局對民間投資的思維,長期以來一直局限在製造業,甚至只在製造業中“重大投資”打轉,這樣的思維就註定了今天臺灣經濟的動能不足。譬如説,我們近四年來一直想發展觀光服務業,外來的觀光客也快速成長,但是我們的服務業投資嚴重不足,卻鮮少有人注意。島內住宿餐飲業的投資佔其生産毛額的比重,于2008年至2010年依序是12.9%、11.1%、12.5%、11.7%。被當局列為重點發展的産業,這樣的投資能量明顯不足,如何吸引更多的觀光客?  

  既然要吸引觀光客,商業的投資也很重要。而商業中最重要的批發零售業近年投資情況如何?其實和住宿餐飲業差不多,投資雖逐年略有增加,但是佔這個行業的生産毛額四年間的比重依序是9.3%、9.8%、9.9%、9.7%,與當局要發展觀光業的企圖心,全然不相稱。  

  另和發展觀光也密切相關的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這四年來的投資為137億元、142億元、129億元、132億元,佔其生産額的比重依序為12.3%、12.1%、10.4%、10.1%,非僅投資未見成長,佔生産毛額的比率還下滑。如此投資規模與當局宣示發展觀光産業,實在很難聯想在一起。  

  當局施政必須有遠見,依此遠見必須採取相稱的策略,否則遠見也只是口號,至終必將失敗。看到今年經濟的表現,許多人感到意外,但大家若能平心靜氣了解臺灣經濟的實況,應該不會太意外。  

  我們認為,當務之急不在振興經濟、刺激消費,而是徹底解決投資不足的問題,特別是應全力提振服務業的投資。  

  如今臺灣經濟成長低迷,我們尚可以全球景氣復蘇動能不足加以解釋。但以民間投資動能如此疲弱,服務業投資長期如此不足研判,臺灣已然面臨成長的極限,來日即或全球景氣回升,只怕臺灣也很難再恢復昔日成長的水準。我們期盼決策當局深思,並儘速調整施政方向。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