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對“江內閣”的三大期許

2013年02月06日 14: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新“內閣”出爐。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社評表示,在嚴峻的全球經濟大環境下,期待江內閣能從“促進朝野和諧”、“加速兩岸協商”、“因應國際經濟”等三方面著手,積極推出相應的方案。

  全文摘編如下: 

  臺“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交通部長”毛治國即將在農曆年後接任“行政院正、副院長”,相關“財經部會”首長如“經濟部長”張家祝、“經建會主委”管中閔、“交通部長”葉匡時、“政務委員”薛琦也將隨同上任,當局即將進入“江內閣”時代。 

  “江內閣”新成員皆學有專精,並且年富力強、從政資歷豐富,以他們的專業與經驗,應該可以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中,為臺灣經濟尋找出一條出路。對於“江內閣”,我們特別有“促進朝野和諧”、“加速兩岸協商”、“因應國際經濟”等三大期許。 

  首先,就“促進朝野和諧”而言,過去執政黨的國民黨與在野黨的民進黨由於理念差異,尤其是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南轅北轍,導致雙方立場鮮明,對於許多政策都流於惡意攻擊,無法好好坐下來理性協商,臺灣內部面臨嚴重的“內耗”,無法進行朝野合作,共同因應嚴峻的外在環境。 

  希望“江內閣”成員能以專業的角度,增加與朝野各黨的協調溝通,積極促進朝野合諧,並進而促成朝野合作,在朝野能摒除意識形態的隔閡,為臺灣民眾制定最有利的發展政策,如此才不辜負二千三百萬台灣民眾的期待。 

  其次,就“加速兩岸協商”而言,許多學者憂心兩岸協商已經進入“深水區”,協商速度變得緩慢,尤其是ECFA後續之“服務貿易”協議,雖然兩岸當局皆宣稱要加速協商,但仍只聞樓梯響,未見人影來,迄今沒有具體的成果。 

  期許“江內閣”要加速兩岸協商,除了ECFA後續之“貨品貿易”、“服務貿易”及“爭端解決”等協議外,也應儘快落實“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及“兩岸海關合作協議”的相關內容,並且加速兩岸協兩、海基會互設辦事處的進程、積極推動兩岸雙向投資、産業與金融合作,為兩岸貿往來開創更健康的發展環境。 

  第三,就“因應國際經濟”而言,“江內閣”所面對的全球經濟情勢不容樂觀,建議江內閣積極推出“內需”與“外需”的振興經濟方案來因應。 

  在“內需”方面,目前臺灣在消費信心逐漸恢復,臺商回臺投資逐漸升溫的情況下,擴大“內需”已經有逐漸好轉的跡象,建議“江內閣”除了持續推出促進臺商回臺投資等振興經濟方案外,在必要時刻,也可增加政府的消費與投資,舉債來帶頭刺激“內需”,加速經濟成長。 

  在“外需”方面,臺灣是個以貿易為導向的經濟體,貿易是臺灣經濟的生命,臺灣必須維持出口的暢旺。然而,在美歐進口市場萎縮的情況下,拓展新興的亞洲市場就成了振興臺灣“外需”的當務之急。 

  在嚴峻的全球經濟大環境下,期待江內閣能從“促進朝野和諧”、“加速兩岸協商”、“因應國際經濟”等三方面著手,積極推出相應的方案,讓臺灣經濟能儘速脫離全球不景氣的泥淖,為臺灣同胞開創安居樂業的大環境。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