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當局新行政團隊值得期待

2013年02月05日 10: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行政院長”陳衝1月31日以“身體不適”為由突然請辭, “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隨即接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對外表示:“內閣改組都只有老面孔在‘大風吹’,都是‘近親繁殖’。”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民進黨遊行要換“內閣”拼經濟,如今“內閣”已經要換了,相信也會拼經濟,為何又表示是在大風吹、近親繁殖呢?同樣是民進黨人士評江宜樺為:“不可忽視的政治勁敵”、“絕不是只會操弄政治的政務官”,就可明白新的行院團隊仍多有值得期待之處。

  社評摘編如下:

  臺灣最大在野黨民進黨於今年1月13日舉行“火大”遊行,遊行訴求的主軸是:“要生活、要民主、要改革”,其中“要生活”指的是要換“內閣”、救經濟。日前“經建會”公佈去年12月的景氣對策信號出現綠燈,此為自2011年8月以來的第一個綠燈,代表臺灣景氣出現溫和復蘇。這除了説明“內閣”拼經濟漸有成果外,也説明在野黨的訴求不切實際。 

  儘管“行政院”在拼經濟方面已經漸入佳境,使在野黨失去攻擊經濟發展不力的口實,不過陳衝因健康因素請辭,使得“內閣”不得不有所更動。為了使各項政策可以無縫接軌,讓有利於振興經濟的方案得以延續,由原“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負責接手組成“新內閣”,兼顧延續性與開創性,可説是順理成章之事。只是在野黨似乎不作此想。  

  就在媒體披露江宜樺將接任“行政院長”後不久,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即對外表示:“內閣改組都只有老面孔在‘大風吹’,都是‘近親繁殖’,到底整個‘國家’方向怎樣?未來要著力在哪方面?馬英九應負起責任、説清楚,不要老是躲在後面,好像不沾鍋”。民進黨遊行要換“內閣”拼經濟,如今“內閣”已經要換了,相信也會拼經濟,為何又表示是在大風吹、近親繁殖呢? 

  由此可見,民進黨的遊行訴求根本就未經過深思熟慮,只是為了遊行而虛應故事,否則對於“內閣”改組此種大事,又豈會如此輕率地回應呢?更何況整個臺灣就如同一家公司,有董事長、總經理或執行長,彼此分工清楚,根本沒有所謂的躲不躲在後面、沾鍋不沾鍋的問題。馬英九不是曾針對年金改革,多次親自出席記者會説明,不是表明不回避、在沾鍋了嗎? 

  試問民進黨“執政”時代,臺灣地區領導人有像蘇貞昌所要求的,帶著新舊“閣揆”出面,對舊的“閣揆”加以肯定,對新“閣揆”講出期待,然後再讓新“閣揆”開始“組閣”嗎?蘇貞昌大概忘記了,在民進黨“執政”的時代,不少“閣揆”幾乎是看了報紙才知道,自己即將遭到撤換,到底誰比較粗糙、輕率?這也就是為何曾任“行政院院長”的謝長廷會在卸任時感嘆,希望臺灣地區領導人能讓未來的“閣揆”做久一點。 

  “內閣”改組原本就是政治敏感議題,因此在處理程式上要十分細緻,讓卸任與接任者都受到應有的尊重。當然,這不表示發佈“內閣”改組消息沒有任何改進空間;讓即將離任的“閣揆”看了報紙才知道要卸任,更是不可取。只是曾經擔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會有上述的提議,委實令人感到不解。新舊任“閣揆”改組時見一次,交接時又要見一次,這樣的安排真的好嗎? 

  至於“大風吹”、“近親繁殖”的説法,則更有待商榷。人才原本就要適才適所,經過歷練的人才將之擺在更好的位子發揮,原本就是行政管理的常態。民進黨“執政”時代,從“中華汽車”挖來總經理林信義,讓他在4年內歷任“經濟部長”、“經建會主任委員”、“行政院副院長”,難道不是大風吹嗎?為何當初沒有阻止呢?更遑論陳水扁時代的第二任與第六任“行政院長”都是張俊雄。 

  行政團隊要發揮戰力需要有一定的默契與合作經驗,這也是行政管理的常態,叫“近親繁殖”太沉重。難道臺灣老百姓樂見因為團隊默契不足,讓上任才48天就辭去“經濟部長”一職的事件,再度上演嗎?臺灣還經得起這種試驗的折騰嗎?同樣是民進黨人士評江宜樺為:“不可忽視的政治勁敵”、“絕不是只會操弄政治的政務官”,就可明白新的行院團隊仍多有值得期待之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